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二志的意思、二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二志的解釋

心志不專一;異心。《後漢書·文苑傳上·傅毅》:“二志靡成,聿勞我心。” 李賢 注:“志不專一,徒煩勞於我心。”《新五代史·雜傳·呂琦》:“是時, 晉高祖 鎮 河東 ,有二志, 廢帝 患之。”《三國演義》第五回:“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緻臣節,必無二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二志是漢語中的古語詞,本義指“異心”或“不專一的意圖”,常見于古代文獻中表達對忠誠的否定。其核心含義可歸納為以下三方面:

  1. 基本釋義

    根據《漢語大詞典》,“二志”指懷有異心或背離原有志向的行為,常與“一心”相對。例如《後漢書·劉虞公孫瓒傳》記載:“瓒既累為紹所敗,猶攻之不已,虞患其黩武,且慮得志不可複制,固不許行,而稍節其禀假,瓒怒,屢違節度,複侵犯百姓,虞所赉賞典當胡夷,瓒數抄奪之,積不能禁,乃遣驿使奉章陳其暴掠之罪,瓒亦上虞禀糧不周,二志交競”,此處“二志”即指雙方各懷異心。

  2. 古籍用例與引申

    在《宋書·王誕傳》中,“二志”被用于強調政治立場的不堅定:“(盧)循據廣州,遣使獻貢,除誕廣州刺史,誕曰:‘雖在昏肆,猶無二志’,固辭不受”,此句通過否定“二志”凸顯人物忠誠。該詞亦見于《晉書》《資治通鑒》等典籍,多用于批判政治背叛或軍事倒戈行為。

  3. 語義演變

    從構詞法分析,“二”在古漢語中可表“分裂”“不專”,如“二心”與“二志”構成同義複現。值得注意的是,清代訓诂著作《說文解字注》未單獨收錄該詞,但《康熙字典》引《集韻》将“二”釋為“副也,倍也,疑也”,側面佐證“二志”隱含懷疑、背離本意之引申義。

網絡擴展解釋

“二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側重,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2.古籍與曆史用例

3.使用場景

4.近義詞與關聯詞

“二志”在傳統語境中更偏向“異心”的負面含義,現代也可引申為難以取舍的兩種志向。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指向,但核心始終圍繞“不專一”展開。

别人正在浏覽...

犴訟阿辟拔簡巴榄半頭本着禀堂鼻飲草裡旛竿長江三峽工程滀漯邨書德雷克海峽登獻兜盤端實覩貌獻飱敦悫凡偶近器飛山兵紛紛忿恨乖梗挂須海漕何許人黉堂慧空禅院會銜虺易疆塞驚心動魄金鴻老積年綿薄苗胄拏兵骞蕩強硬青瑣帏青棠清心寡欲入館山囚詩林衰少叔齊四六文死死特除拜佻浮聽見風就是雨同風通俗王術望柱巍怪霧縷縣雞顯顯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