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通用字的意思、通用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通用字的解釋

可以互相換用的漢字。《漢書·高帝紀上》“因説 漢王 燒絶棧道,以備諸侯盜兵,亦視 項羽 無東意” 唐 顔師古 注:“《漢書》多以‘視’為‘示’,古通用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通用字的定義與内涵

通用字指在國家語言文字規範體系中廣泛使用、具備法定效力的标準漢字。區别于方言字、異體字或生僻字,其核心特征為:

  1. 規範性:以《通用規範漢字表》(2013年發布)為法定依據,收錄8105字,覆蓋現代漢語99%的書面語場景。
  2. 通行性:在教育、出版、政務等領域強制使用,如義務教育教材需嚴格遵循該字表。
  3. 穩定性:字形、字音、字義經國家語委審定,避免歧義(如“夠”為通用字,“夠”為異體字)。

曆史演變與規範依據


學術權威參考來源

  1. 《通用規範漢字表》(教育部、國家語委,2013年)

    官方文件明确分級(一級字表3500字,二級3000字,三級1605字),定義通用字範圍。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标注通用字屬性,例證字義與用法(如“菓”為異體,通用字為“果”)。

  3. 《文字學概要》(裘錫圭)

    從文字學角度分析通用字與異體字的區别機制。


社會應用價值

通用字是文化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基石:


腳注

: 教育部. 《通用規範漢字表》[Z]. 2013.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商務印書館, 2016.

: 裘錫圭. 《文字學概要》[M]. 商務印書館, 2013.

網絡擴展解釋

通用字是漢字使用中具有互換或共通性質的一類字,其解釋可歸納如下:

一、定義與分類

  1. 基本定義
    通用字指在一定語境下可以互相替代使用的漢字,這種替代通常基于同音、同義或古今演變關系。例如“耐”與“能”在古代文獻中常互換使用(如《管子·入國》中的“耐”替代“能”)。

  2. 主要類型

    • 同音通用:如“視”與“示”在《漢書》中互換(顔師古注提及);
    • 同義通用:如“太”與“泰”;
    • 古今通用:因字形演變産生的替代關系,如“彳”與“行”的部件互換。

二、特點與範圍

  1. 使用範圍
    通用字覆蓋出版、辭書編纂、信息處理等領域,其範圍大于常用字。現代通用字表(如《現代漢語通用字表》)收錄約7000字,排除生僻字、專用字(如姓氏、科技術語用字)。

  2. 數量穩定性
    從商代至今,通用漢字數量維持在5000-6000左右,近年标準化字表(如《通用規範漢字表》)延續了這一規律。

三、與常用字的區别

四、示例與應用

如需更全面字表,可參考《現代漢語通用字表》。

别人正在浏覽...

霸持白澒步蟾擦澡長列稱惬池中物垂輝代售澹甯盜名暗世倒橐搗虛批吭調省短促杜門自守發飄粉面撫巡公共衛生孤飯裹袱含宏交禮甲役徑寸珠憬然有悟鏡天救人救徹,救火救滅九天絶歎峻疾局囿課訂刻鹄梁嶽淩忽陸珍買賬棉花絨猕猴面切命情非得已沁潤凄如阒無人聲騷氣矢口抵賴視同一律水泆祀孔思理他媽湯去三面天械亭榭五色水團遐蹈仙島嫺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