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騷人體的意思、騷人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騷人體的解釋

明 甯王 朱權 所定樂府十五體之一。 任讷 《散曲概論》卷二:“《太和正音譜》之上卷,先列樂府十五體:‘七、騷人體,嘲笑戲謔。’按此體名目欠妥,因其實際與楚江體絶異而名目則甚相混也。此體中之著作已多屬於俳體者,再嘲譏與譏刺不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騷人體"是古代文學批評術語,特指模仿屈原《離騷》風格形成的詩歌體裁,又稱"騷體"。該概念最早見于南朝劉勰《文心雕龍·辨騷》,指代以《離騷》為代表的楚辭體式,具有三個核心特征:

  1. 句式結構:突破四言詩限制,采用"兮"字作為語助詞,形成"三字節奏+兮+三字節奏"的特殊韻律結構,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來源:《中國文學發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2. 意象系統:繼承《離騷》香草美人的象征體系,多運用蘅蘭、杜若等植物意象喻君子德行,如《九歌·湘夫人》"沉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來源:《楚辭集注》中華書局版)。

  3. 情感表達:延續"發憤抒情"的創作傳統,常見政治失意、身世飄零的悲憤情感,唐代柳宗元《懲咎賦》即屬典型騷人體作品(來源:《唐代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

該術語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被列為獨立文體類别,與詩、賦并稱,清代何焯《義門讀書記》更将其細分為"哀怨體"與"遊仙體"兩大分支,形成完整的文體學分類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

“騷人體”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一種文體概念,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騷人體”是明代甯王朱權在《太和正音譜》中提出的樂府十五體之一,屬于元散曲風格分類。其核心特點是以嘲笑戲谑為内容,帶有俳諧(诙諧幽默)性質。

二、名稱争議

學者任讷在《散曲概論》中指出,該名稱存在表述矛盾:雖以“騷”為名(源自屈原《離騷》的典雅傳統),但實際内容與“楚江體”(繼承楚辭風格的文體)差異顯著,反而更接近俳體(通俗幽默文體)。

三、曆史背景

四、相關延伸

“騷”字在文學中多指《離騷》代表的楚辭傳統(如“騷人”即詩人),但“騷人體”卻偏離了這一典雅内涵,體現了文體分類與實際創作間的複雜性。

騷人體是元明時期帶有幽默諷刺性質的散曲文體,其名稱與内涵的錯位反映了古代文體分類的特殊性。

别人正在浏覽...

巴答百腳邊韓撥草瞻風波斯店孱頭楚雲麤相道綱鈍重法循廢帝非譽分耗傅時高陸鈎缗華枯匠師谏難錦披譏讪軍候闿悅婪尾酒連蟬錦兩部鼓吹兩握六尺馬留後手離心離德洛派麪牀男朋友怒惱偶對品柱青怵囚鎖染濡僧俗省便說破四季調聳誠悚愧聽習同日而論通識推搡屠裂違暴猥獕窩窩癟癟鹜新下室歇欻謝儀謝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