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鈎缗的意思、鈎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鈎缗的解釋

釣鈎和釣絲。 三國 魏 應璩 《與從弟君苗君胄書》:“而吾方欲秉耒耜於 山陽 ,沉鉤緡於 丹水 ,知其不如古人遠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鈎缗”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具體解釋如下:

  1. 讀音與結構

    • 拼音為gōu mín,其中“鈎”指釣鈎,“缗”指系釣鈎的絲線。兩字合稱,代指整套釣魚工具。
  2.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三國時期魏國應璩的《與從弟君苗君胄書》:“吾方欲秉耒耜于山陽,沉鈎缗于丹水。”此處“鈎缗”與農具“耒耜”并提,表達對歸隱田園生活的向往。

  3. 綜合釋義
    “鈎缗”泛指釣魚用具,既包含金屬材質的釣鈎,也包含絲線制成的釣絲,屬于古代漁獵文化的常見詞彙。在文學語境中,常被用于比喻隱逸或閑適的生活狀态。

  4. 用法特點
    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出現于古籍研究或文言文相關語境,如成語“綿綿缗缗”等亦與之相關。

以上内容綜合了多個來源的釋義,若需進一步考證文獻原文,可參考《與從弟君苗君胄書》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鈎缗的意思

鈎缗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捕魚或捕捉。在民間俗語中,鈎缗也可以指代捕捉罪犯或調查犯罪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鈎缗的部首是鈎 (钅),由“钅”和“缗”兩個部分組成。它的總筆畫數是16。

來源

鈎缗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捕魚工具。人們使用帶有鈎子的缗來捕捉魚類,因此鈎缗也就成了捕捉的代名詞。

繁體

《鈎缗》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鈎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鈎缗的寫法和現在稍有不同。它的形狀更加簡化,缗字寫作「糹」,而不是現在的「缗」。

例句

1. 捕魚人使用鈎缗來捉住魚。

2. 警察使用鈎缗調查犯罪活動。

組詞

1. 鈎子:捕捉和釣魚時常用的小工具。

2. 缗繩:用來捕捉動物或固定物體的繩索。

近義詞

捕捉、捉拿、逮捕

反義詞

放生、釋放、釋放出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