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 宁王 朱权 所定乐府十五体之一。 任讷 《散曲概论》卷二:“《太和正音谱》之上卷,先列乐府十五体:‘七、骚人体,嘲笑戏謔。’按此体名目欠妥,因其实际与楚江体絶异而名目则甚相混也。此体中之著作已多属於俳体者,再嘲讥与讥刺不同。”
“骚人体”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概念,具体解释如下:
“骚人体”是明代宁王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提出的乐府十五体之一,属于元散曲风格分类。其核心特点是以嘲笑戏谑为内容,带有俳谐(诙谐幽默)性质。
学者任讷在《散曲概论》中指出,该名称存在表述矛盾:虽以“骚”为名(源自屈原《离骚》的典雅传统),但实际内容与“楚江体”(继承楚辞风格的文体)差异显著,反而更接近俳体(通俗幽默文体)。
“骚”字在文学中多指《离骚》代表的楚辞传统(如“骚人”即诗人),但“骚人体”却偏离了这一典雅内涵,体现了文体分类与实际创作间的复杂性。
骚人体是元明时期带有幽默讽刺性质的散曲文体,其名称与内涵的错位反映了古代文体分类的特殊性。
《骚人体》是一个具有贬义的词汇,用来形容那些言行轻佻不经大脑思考的人。这个词汇常常用来表示某人无知、蠢笨或者轻浮的性格特点。使用这个词汇时,往往会带有一种讽刺、嘲笑或轻视的成分。
《骚人体》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骚和人,其中骚的部首是马,人的部首是人。根据部首和笔画的拆分,骚的总笔画数是18,人的总笔画数是2。
《骚人体》一词最早出现在网络用语中,用来形容那些缺乏教养、智商低下、言行不当或轻浮的人。这个词汇很快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开来,并逐渐成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
《骚人体》这个词的繁体字是「騷人體」。
在古时候,骚人体这个词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但是因为《骚人体》一词起源较近,古时的特定写法并不常见。
1. 他真是个骚人体,什么事都不懂,却还自以为是。
2. 这个论坛上的一些骚人体,总是以无聊的言论引起纠纷。
3. 别听他胡说八道,他只是个骚人体,根本没有什么可靠的意见。
- 骚扰、骚动、骚乱、骚包、骚气、骚才、骚客、骚货、骚味。
矫情、轻佻、轻浮、草率、蠢笨。
理性、聪明、谨慎、庄重、深思熟虑。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