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鎖的意思、囚鎖的詳細解釋
囚鎖的解釋
亦作“ 囚鏁 ”。禁锢。 唐 陸龜蒙 《甫裡先生傳》:“始則淩轢波濤,穿穴險固,囚鏁怪異,破碎陣敵,卒造平淡而後已。” 郭沫若 《屈原賦今譯·九章·悲回風》:“精神囚鎖着不能開展,氣息束縛着難以平勻。”
詞語分解
- 囚的解釋 囚 ú 拘禁:囚禁。囚車。囚牢。 被拘禁的人:囚犯。囚徒。死囚。囚首垢面。 筆畫數:; 部首:囗; 筆順編號:
- 鎖的解釋 鎖 (鎖) ǒ 加在門、箱子、抽屜等物體上的封緘器,要用專用的鑰匙才能打開:門鎖。密碼鎖。鎖鑰。 用鎖關住:把門鎖上。 鍊子:鎖鍊。枷鎖。 幽閉:經濟封鎖。 緊皺眉:愁眉雙鎖。 一種縫紉方法,使衣料的
網絡擴展解釋
“囚鎖”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禁锢”,既指物理上的囚禁,也常用于比喻抽象的束縛或限制。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 字面解釋:由“囚”(囚禁)和“鎖”(鎖鍊)組成,字面意為“囚禁人的鎖鍊”。
- 引申義:比喻人受到精神、社會、制度等方面的限制,無法自由行動或發展。例如郭沫若在《悲回風》中寫道:“精神囚鎖着不能開展”,即用此比喻心理束縛。
二、結構分析
- 語法結構:形容詞(“囚”)+名詞(“鎖”),前者表示被禁锢的狀态,後者指代禁锢的工具。
- 變體寫法:亦作“囚鏁”,兩者含義相同。
三、使用場景
- 社會層面:描述政治、經濟或制度性壓迫。如唐代陸龜蒙在《甫裡先生傳》中用“囚鏁怪異”暗指突破思想禁锢。
- 個人層面:表達心理或身體的束縛,如“氣息束縛着難以平勻”(郭沫若)。
四、例句參考
- 古籍用例:“始則淩轢波濤……囚鏁怪異,卒造平淡而後已。”(唐·陸龜蒙)
- 現代用例:“精神囚鎖着不能開展。”(郭沫若)
五、相關成語
與“囚鎖”相關的詞彙包括“囚首垢面”(形容人落魄)、“愁眉鎖眼”(形容憂愁)等,但需注意語義差異。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用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囚鎖
囚鎖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囚”和“鎖”兩個部分組成。下面是對這個詞的詳細解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囚鎖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囚(ㄑ|ㄡˊ)和鎖(钅⺙)。
囚的拆分部首是亻(人),它表示與人有關的意思。囚的筆畫數為四畫。
鎖的拆分部首是钅,它表示與金屬有關的意思。鎖的筆畫數為十一畫。
來源
囚鎖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表示把人關在牢房或其他封閉空間中的裝置。它用來形容限制人的自由,使其無法逃脫。
繁體
囚鎖的繁體字為囚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囚的寫法中間多加了一筆,形狀類似于“㇅”。
鎖的古時候漢字寫法沒有明顯的變化,與現代寫法相似。
例句
1. 他在心裡感到一種囚鎖般的束縛。
2. 她戴上了一副閃爍着金屬光澤的囚鎖耳環。
組詞
囚禁、囚車、鍊鎖、挂鎖、密碼鎖
近義詞
囚籠、牢籠、監牢、牢獄
反義詞
解鎖、自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