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美酒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 河東郡 ﹞民有姓 劉 名 堕 者,宿擅工釀,採挹 河 流,釀成芳酎,懸食同枯枝之年,排於桑落之辰,故酒得其名矣。” 唐 杜甫 《九日楊奉先會白水崔明府》詩:“坐開桑落酒,來把菊花枝。” 元 張可久 《清江引·獨酌》曲:“明月黃昏後,獨醉一樽桑落酒。” 清 吳偉業 《梅村》詩:“桑落酒香盧橘美,釣船斜繫草堂開。”
桑落酒是中國傳統名酒,具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釀造工藝。以下是詳細解釋:
桑落酒起源于北魏末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據記載,河東郡(今山西永濟市)釀酒師劉白堕以當地優質水源釀制此酒,因在桑葉凋落時節(農曆九月至十月)釀造而得名。南北朝時期,它便作為貢酒享譽朝野,被稱為“鶴觞”。
關于名稱起源有兩種主流說法:
屬清香大曲酒,采用獨特工藝:
酒體呈現無色透明、清香純正的特點,口感綿甜醇厚,餘味悠長,是中國清香型白酒的典範。2023年數據顯示,其酒精度常見于42°-53°之間,陳釀産品可達5年以上。
如需了解當代産品價格或具體品鑒信息,可參考、7的詳細參數(注:網頁日期為2025年,當前可能已有更新)。
桑落酒是指在桑樹下喝酒的意思。這裡的桑樹是指桑樹,酒即指美酒。桑落酒一詞常用于描述一種别樣的情調和享受生活的方式。
桑落酒的拆分部首是木,它由7畫組成。
桑落酒一詞來源于唐代杜甫的《月夜憶舍弟》詩:“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标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寄君一曲,不問桃花侍不侍?”《月夜憶舍弟》以描繪桑落的景象為載體,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繁體字“桑落酒”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桑落酒”沒有統一的标準寫法,大緻分為以下幾種形式:
1. “桑”字:上部是“艹”,下部是“木”,一共8畫。
2. “落”字:上部是“艹”,下部是“鬼”,一共12畫。
3. “酒”字:左部是“酉”,右部是“酉”,一共10畫。
1. 在炎炎夏日,我喜歡和朋友們一起桑落酒,欣賞桑樹的蔭涼。
2. 他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桑樹下,一邊品味着桑落酒的美味,一邊享受甯靜的時刻。
1. 桑樹
2. 夜宴
3. 明月
4. 江湖
1. 花下酒
2. 樹蔭宴
1. 平庸生活
2. 鬧市喧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