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盛粧 ”。亦作“ 盛裝 ”。1.華麗的裝束。《水浒傳》第一二○回:“ 李師師 盛粧上前,起居以罷。”《初刻拍案驚奇》卷六:“ 狄氏 到了這日晡時,果然盛妝而來。”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娥》:“盛妝拜母,返身入室。”
(2).喻指華美的景觀或景物。 郭小川 《青紗帳--甘蔗林》詩:“南方的甘蔗林呢,時時有節日的盛裝!”
見“ 盛妝 ”。
“盛妝”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釋:
形容人的裝扮
多用于描述女性在重要場合的隆重打扮,如《聊齋志異》中“盛妝拜母”的描寫,或《水浒傳》中李師師“盛粧上前”的場景。現代用法如“她盛妝出席晚宴,驚豔全場”。
比喻自然或人工景觀
如詩人郭小川在《青紗帳——甘蔗林》中以“節日的盛裝”比喻南方甘蔗林的美景,突顯其華麗繁茂的意象。
該詞常見于古典文學,如《初刻拍案驚奇》《聊齋志異》等,體現其曆史積澱。現代文學中多用于詩歌或散文,增強畫面感。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盛妝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盛和妝。
盛這個字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皿和成。皿表示器皿,成表示完成。盛可以表示将食物或其他物品裝滿容器,也可以表示事物達到高峰或極盛的狀态。
妝這個字由三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女、壯和川。女表示女性,壯表示強壯,川表示水流。妝可以表示女性打扮裝飾,也可以表示裝飾物。
盛妝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人們喜歡将自己裝扮得漂亮而華麗,以展示自己的魅力和品位。盛妝就是形容女性裝扮得十分華美。
在繁體字中,盛妝的寫法為「盛妝」。除了寫法上的差異,繁體字與簡體字的意義相同。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漢字有些不同。在古代,盛妝的寫法是「盛裝」。字形稍有差異,但仍然表示同樣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關于盛妝的例句:
1. 她盛妝打扮,出席了這個重要的晚會。
2. 這個舞台上的演員們盛妝打扮,形象十分華麗。
3. 古代女子盛妝出嫁,穿着華麗的婚紗。
以下是一些與盛妝相關的詞語:
組詞:盛裝、盛裝打扮、盛裝出席。
近義詞:裝飾、打扮、華麗。
反義詞:樸素、簡單、自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