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魂失魄的意思、喪魂失魄的詳細解釋
喪魂失魄的解釋
失魂落魄。形容驚恐之極或心神不定的樣子。 魯迅 《墳·未有天才之前》:“自從新思潮來到 中國 以後,其實何嘗有力,而一群老頭子,還有少年,卻已喪魂失魄的來講國故了。” 歐陽予倩 《潘金蓮》第五幕:“自你一氣出門以後,我是和喪魂失魄一般,就活着也沒有意思!”
詞語分解
- 喪的解釋 喪 (喪) ā 跟死了人有關的事:喪事。喪禮。喪亡。喪假(?)。喪亂。治喪。吊喪。 喪 (喪) à 丢掉,失去:喪失。喪生。喪偶。喪膽。喪氣(不吉利,倒黴。“氣”讀輕聲)。頹喪(情緒低落,精神委靡)
- 失魄的解釋 猶失魂。 晉 葛洪 《抱樸子·行品》:“望塵奔北,聞敵失魄。”《晉書·天文志中》:“有雲如蛟龍,所見處将軍失魄。”
網絡擴展解釋
“喪魂失魄”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sàng hún shī pò,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說明:
基本釋義
- 核心含義:形容人因極度驚慌、恐懼或震驚而心神不甯、精神恍惚的狀态,如同失去了魂魄一般。
出處與示例
- 經典出處:魯迅在《墳·未有天才之前》中寫道:“一群老頭子,還有少年,卻已喪魂失魄的來講國故了。”
- 文學引用:歐陽予倩的《潘金蓮》第五幕提到:“自你一氣出門以後,我是和喪魂失魄一般,就活着也沒有意思!”
語法與用法
- 詞性結構: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通常含貶義。
- 近義詞:魂不附體、驚慌失措、喪魂落魄。
- 反義詞:泰然自若、若無其事。
擴展說明
- 情感層次:不僅限于恐懼,也可用于形容因重大打擊或極度驚訝導緻的精神恍惚。
- 易混淆詞:與“失魂喪魄”語義相近,但後者更強調“失魂”後的慌亂狀态。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用例或語境分析,可參考魯迅作品或相關文學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喪魂失魄》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喪魂失魄》是一個形容詞詞組,意思是形容人在遇到可怕或者令人震驚的情況下,心神不定、失去冷靜和理性。
拆分部首和筆畫
《喪魂失魄》的拆分部首是“一”和“魂”,拆分後的部首分别是“一”和“膽”,總共有13畫。
來源
《喪魂失魄》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中,後來被廣泛使用于文學作品中,形容人在面臨恐怖、驚慌失措的情況下喪失了冷靜和理性。
繁體
《喪魂失魄》的繁體字為「喪魂失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喪魂失魄》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為「喪魂失魄」。
例句
1. 當她看到那個惡魔一樣的面孔時,她吓得喪魂失魄,幾乎無法動彈。
2. 這個故事描述了一個人在一連串不幸事件中喪魂失魄的經曆。
組詞
喪心病狂、失魂落魄、失心瘋等。
近義詞
驚慌失措、心神不定、驚恐萬狀。
反義詞
沉着冷靜、泰然自若、淡定從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