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羅綳的意思、羅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羅綳的解釋

絲羅襁褓。 唐 嚴維 《詠孩子》:“繡被花堪摘,羅綳 * 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羅綳”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釋義需結合字源與文獻用例綜合考察。根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羅”本義為捕鳥的網,引申指絲織品或排列分布;“綳”通“繃”,指纏繞、束縛的動作,也指刺繡時繃緊織物的架子。二字組合後存在兩種釋義方向:

一、器物功能角度

指古代刺繡或紡織時固定絲帛的網狀支架,見于宋代《錦繡萬花谷》注:“羅綳者,以細木為框,蒙羅其上而繃之”,其結構類似現代刺繡繃架,但因采用羅紗覆面得名。唐代《酉陽雜俎》記載宮廷繡娘“執羅綳三十具”,印證其作為專業工具的存在。

二、文學修辭角度

在詩詞中常以“羅綳”比喻精緻包裹物,如陸遊《梨花》詩“朝來帶雨一枝春,薄薄香羅綳玉肌”,此處“香羅綳”既形容梨花如羅紗包裹花蕊的形态,又暗含花朵受風雨束縛的意境。元代楊維桢《吳宮謠》更延伸為“金絲羅綳縛明月”,将月光透過紗窗的景象喻作絲羅纏繞。

該詞的權威解析可參考:

  1. 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第四冊“紡織器具考”章節
  2. 《全宋詩》陸遊卷校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3. 唐代手工業技術研究(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第五章第三節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羅綳”一詞的解釋,目前可查的權威文獻和詞典中并未收錄該詞的具體定義,可能為生僻詞、古語用法或存在書寫誤差。結合搜索結果中相關字詞的分析,可能存在以下情況:

  1. 字形或拼音誤差的可能性
    若用戶實際詢問的是“羅羉”(luó luán),根據的解釋,該詞指捕捉鳥獸的羅網,出自《後漢書·馬融傳》的“罦罝羅羉,彌綸阬澤”,李賢注中明确“羉”為彘(野豬)網。此詞屬于古代漢語詞彙,現代使用極少。

  2. “羅”字的基礎含義
    根據,“羅”本義為捕鳥的網(甲骨文字形象網中有鳥),後引申為搜集、招緻等義,如“羅列”“門可羅雀”。這一含義與“羅羉”中的“羅”一緻,均與網具相關。

  3. “綳”字的單獨釋義
    “綳”(bēng或běng)現代多指繃緊、束縛,或作為量詞(如一綳線)。若将“羅綳”理解為“羅網與繃帶”的組合,則缺乏文獻支持,可能為生造詞。

建議:若需進一步确認,請檢查詞語的準确性,或提供更多上下文。若為研究古文,可參考《漢語大詞典》《後漢書》等典籍;若為現代用法,可能存在書寫錯誤。

别人正在浏覽...

哀挽疤瘢百帕臂膊毖甯蔔算醭苔吵吵鬧鬧陳平分肉初度撮角亭子達官貴要大老爺們兒黨費答語得幸氐人國冬運兜牟度支楓柳人風梭鋒燹港務監督诰谕貴衙沽名釣譽和鈞核勘華盛頓昒穆活人肩拱交造桀骜自恃驚喜若狂極權韭白開坦窠臼铿越空腹高心蠟丸帛書樂制列女離鸾别鳳沒颠沒倒民康物阜蒲萄宮熱腹喪明賞擊上司詩藳逝流外孫僞謬衛生紙五人冢線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