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散策的意思、散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散策的解釋

拄杖散步。 唐 杜甫 《鄭典設自施州歸》詩:“北風吹瘴癘,羸老思散策。” 宋 楊萬裡 《乙酉社日偶題》詩:“也思散策郊行去,其奈緣溪路未乾。” 元 王恽 《西江月·大河凝冰蔽川而下與一二僚友登白樓俯觀》詞:“散策暫辭鳧吏,倚樓來聽漁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散策"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語,其含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詳細解釋

  1. 動作特征
    由"散"(隨意走動)和"策"(手杖)組合而成,字面意為"拄着手杖漫步"。常見于描述老年人或文人雅士的閑適生活場景。

  2. 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常寄托超脫世俗、親近自然的情懷。如:

    • 杜甫《鄭典設自施州歸》:"北風吹瘴疠,羸老思散策"(年老體弱仍渴望散步);
    • 楊萬裡《乙酉社日偶題》:"也思散策郊行去"(郊外漫步的雅興)。

三、現代延伸

四、使用建議

適合描寫閑適場景,書面語較口語更常用。需注意與"散步"的差異:"散策"更強調持杖動作和古典意境,普通散步無需使用此詞。

如需更多詩詞用例或日語相關表達,可參考杜甫、王安石等古典作品及日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散策

散策是一個動詞,表示隨意漫步或閑逛。它可以形容一個人在休閑或放松的心态下,在街道、公園或其他外部環境中悠閑地行走。

拆分部首和筆畫

「散」字的部首是「攵(攴)」,總共有四劃。「策」字的部首是「⺮(竹)」,總共有十二劃。

來源

「散策」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中。經過了漫長的曆史沉澱,它逐漸從描述文字中脫穎而出,成為描述閑逛、漫步的專有詞彙。

繁體

以繁體漢字書寫的「散策」為「散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作「散鋪」,字形結構與現代有所不同。

例句

1. 在周日的下午,我喜歡去公園散策,呼吸新鮮空氣。

2. 清晨,他往往會選擇一條僻靜的小巷,散策觀賞市區的甯靜。

3. 她希望在踏青的季節裡,能夠和家人一起去郊外散策。

組詞

1. 散步:指閑逛時放松的腳步行走。

2. 散發:指散發出來的氣味、熱量等。

3. 散漫:形容說話、寫字等不集中。

近義詞

1. 閑逛:意為閑暇時隨意在某個地方漫遊。

2. 漫步:意為緩慢地步行,享受周圍景色。

反義詞

1. 工作:表示進行正式或有目的性的活動。

2. 匆忙:表示急于做事且時間有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