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儒玄的意思、儒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儒玄的解釋

儒學和玄學。《晉書·江惇傳》:“性好學,儒玄并綜。”《梁書·武帝紀下》:“加以文思欽明,能事畢究,少而篤學,洞達儒玄。” 唐 白居易 《除鄭馀慶太子少傅制》:“況動中禮法,學綜儒玄,是謂羽儀之臣,可居師傅之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儒玄”是一個漢語複合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定義

“儒玄”指儒學(儒家思想)與玄學(道家哲學)的結合或并稱。該詞最早見于《晉書·江惇傳》“性好學,儒玄并綜”,意指同時研習儒家經典與玄學理論()。


二、曆史背景與思想融合

  1. 魏晉時期的學術交融
    魏晉學者常兼修儒玄,如《梁書·武帝紀》提到“洞達儒玄”。玄學在此時并非完全排斥儒學,而是試圖調和“自然(道家)”與“名教(儒家禮法)”的矛盾()。

  2. 互補性體現

    • 儒學:注重現實倫理與社會實踐(如“修身齊家治國”)。
    • 玄學:側重形而上的哲學思辨(如“道法自然”)。
      兩者結合形成“外儒内玄”的思想模式,既維持社會規範,又追求精神超越()。

三、應用場景


四、現代啟示

儒玄的融合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兼容并蓄的特點,對當代跨學科研究(如倫理學與哲學的交叉)仍有借鑒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儒玄

《儒玄》是一個漢語詞彙,由兩個漢字組成,含有豐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儒玄》由儒(rú)和玄(xuán)兩個字組成。儒部首是人字旁,玄部首是玄字頭。儒字共有9畫,玄字共有5畫。

來源

《儒玄》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儒家和道家哲學思想。儒家強調道德修養、仁愛和禮治,注重人的個體和社會的和諧;而道家則強調自然之道、返璞歸真和追求至道無極。儒家和道家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儒家弘揚的儒道合一的思想理念正是《儒玄》所代表的。

繁體

《儒玄》的繁體寫法為「儒玄」,沒有額外的變化或擴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書寫形式與現在有所不同。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古代的「儒」字叫做「孺」,其字形更加簡化,由兒和古的組合構成;古代的「玄」字則是由「王」和「玉」組合構成。這些字形的變化是漢字發展演變的結果,也反映了古人對事物的認知與表達方式。

例句

「儒玄」一詞可以在句子中用來描述某種文化、哲學或思想等方面的複雜和深刻。例如:

儒和玄的結合,形成了中華文化的精髓。

他的思想充滿了儒玄之氣,深深地影響了後人。

組詞

與「儒玄」相關的詞彙有:

儒家、儒學、玄學、儒道合一、玄思、儒釋道、道家儒家等。

近義詞

與「儒玄」近義的詞語有:

玄儒、玄學儒道、儒釋玄、玄學儒學等。

反義詞

與「儒玄」反義的詞語有:

非儒非玄、俗世、平庸、淺薄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