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婆婆的意思、婆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婆婆的解釋

(1) [husband's mother]∶丈夫的母親

(2) [grandmother] 〈方〉∶祖母;外祖母

(3) [leader]∶個人或單位的頂頭上司

詳細解釋

(1).對老年婦女的尊稱。 宋 樓鑰 《太碩人潘氏挽詞》詩自注:“ 太宗 賜 張文定 齊賢 母詔曰:‘婆婆有福,生得好兒,為國家分憂。’”《儒林外史》第九回:“那老婆婆白髮齊眉,出來向兩公子道了萬福。” 郭小川 《春暖花開》詩:“婆婆好似 佘太君 ,婦女如同 穆桂英 。”

(2).祖母。 唐 權德輿 《祭孫男法延師文》:“翁翁婆婆以乳菓之奠,緻祭於九歲孫男 法延師 之靈。”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捷報》:“媽媽遠征,孩兒固當陪侍;婆婆獨守,孫子豈忍抛離?”

(3).母親。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五:“ 鶯鶯 不忍,以此背婆婆。婆婆知道,除會聖,雲雨怎得成合!”

(4).丈夫之母。 明 高明 《琵琶記·蔡母嗟兒》:“公公婆婆,媳婦便是親兒女,勞役事,本分當為。”《儒林外史》第六回:“媳婦住着正屋,婆婆倒住着廂房,天地世間,也沒有這個道理。” 丁玲 《母親》:“大姑奶奶是能幹的人,繡花有名的好,又快,又會出花樣,可是二十年的媳婦一做,被婆婆壓倒了。”

(5).妻子。 元 無名氏 《合同文字》楔子:“我那先娶的婆婆可亡化子,這婆婆是我後娶的。” 元 關漢卿 《蝴蝶夢》楔子:“這是我的婆婆,生下三個孩兒,都不肯做農莊生活,隻是讀書寫字。”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一:“唉,同志不曉得,是我婆婆的主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婆婆”一詞在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其核心義項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丈夫的母親

    指丈夫的母親,即兒媳對丈夫母親的稱呼。這是現代漢語中最常用的含義,體現家庭倫理關系。

    ▸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 例:她與婆婆相處融洽。

  2. 祖母或老年女性尊稱

    部分方言中指祖母(奶奶),或用作對老年女性的敬稱,含親切意味。

    ▸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 例:隔壁婆婆常幫忙照看孩子。


二、古語與方言用法

  1. 老年女仆

    古代稱地位較高的女性仆役,如“管家婆婆”。

    ▸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 例:賈府中的婆婆們各司其職。

  2. 女性長輩通稱

    宋元時期可泛指女性長輩,如“外婆”亦稱“婆婆”。

    ▸ 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


三、文化内涵

“婆婆”在傳統家庭中象征權威與慈愛并存的角色,常關聯婆媳關系、家族倫理等文化議題,體現中國家庭結構的特征。

▸ 來源:《中華傳統文化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8年。


以上釋義綜合權威辭書,涵蓋現代常用義、古語演變及文化延伸,确保内容準确性與深度。

網絡擴展解釋

“婆婆”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和地域中存在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

一、主要含義

  1. 丈夫的母親
    最常見的含義,指丈夫的母親,與“公公”(丈夫的父親)合稱“公婆”。在廣東地區,婆婆也被直稱為“奶奶”。

  2. 對老年婦女的尊稱
    可用于尊稱年長女性,如宋代文獻中記載的“賈婆婆”。


二、其他用法(方言或曆史語境)

  1. 祖母或外祖母
    部分方言中可指代祖母、外祖母甚至曾祖母。

  2. 妻子(罕見)
    古漢語中偶見将妻子稱為“婆婆”,但現代已極少使用。


三、相關擴展

若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舶來才德兼備産量扠腰吃食諱食穿方除拆從橐粗虜村老存目麤事登高水點綴品雕鹫凍雀唐昭二典二禬子迩英閣繁侈法憲飛錫分界線附鳳攀龍赙施艮止刮眼孤公海漘撼頓禾蔈黑膠綢懷濡檢譜角觝夾紙燈籠急乎乎靳啬軍主聚衆兩面性慢惰命草腦脹平陽前沿順革燧皇綏輯太平水缸陶郁梯榮同紐通語塗汙旺實聞家巫鬼犀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