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再會盟。《詩·小雅·巧言》:“君子屢盟,亂是用長。” 鄭玄 箋:“屢,數也。盟之所以數者,由世衰亂,多相背違。”《荀子·大略》:“故《春秋》善胥命,而《詩》非屢盟,其心一也。”
根據多個來源的綜合解釋,“屢盟”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如下:
基本釋義
“屢盟”指“一再會盟”,其中“屢”為副詞表示多次,“盟”指古代諸侯或團體間的盟約儀式。該詞常用于描述因局勢動蕩而頻繁結盟的現象。
文獻出處
如需具體文獻原文或更多例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及《十三經注疏》中相關篇章。
《屢盟》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多次締結盟約。它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屢”和“盟”。
詞語《屢盟》的拆分部首是“屍”和“目”,其中“屢”的筆畫數為5畫,部首為“屍”,“盟”的筆畫數為9畫,部首為“目”。
《屢盟》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指的是多次締結盟約的行為。在繁體字中,詞語《屢盟》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字形略有不同。以《屢》為例,古代字形為“屢”,其中“屢”字左右各有兩個“屍”字旁,表示多次的意思。而《盟》古字形為“盟”,中間部分為“字”字旁,表示約定的意思。
1. 這兩個國家曾經屢盟,但最終還是爆發了戰争。
2. 曆史上有許多屢盟的案例,但很少能持久。
補盟、締盟、朝盟、條約盟、聯合盟
多次約定、多次合約、多次聯盟
一次性盟約、破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