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汝南諾的意思、汝南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汝南諾的解釋

後漢 宗資 為 汝南 郡守,政事委功曹 範滂 ,自己但畫諾而已。後因以“汝南諾”借指郡守不理政事。《文選·謝朓<郡内登望>詩》:“方棄 汝南 諾,言稅 遼東 田。” 李善 注引《續漢書》:“ 汝南 太守 南陽 宗資 任用 範滂 ,時人謡曰:‘ 汝南 太守 範孟博 , 南陽 宗資 主畫諾。’”按, 範滂 字 孟博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汝南諾是漢語詞彙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背景與文化内涵的表述,其釋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及地域文化綜合解讀。

詞義解析

“汝南”為漢代郡名,位于今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一帶;“諾”本義為應答、允諾,引申為承諾、信義。汝南諾原指東漢名士許劭、許靖兄弟在汝南地區主持“月旦評”時,對人物品評的公正性與權威性,後衍生為對誠信、德行的典範性承諾。

文化淵源

據《後漢書·許劭傳》記載,許劭與從兄許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論鄉黨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題”,時稱“月旦評”。因二人品評嚴謹、言出必行,汝南士人皆以得其評語為榮,“汝南諾”遂成信諾代稱。宋代文人蘇轼在《答李琮書》中亦提及:“汝南諾,古之遺風也。”

現代引申

當代語境中,“汝南諾”可比喻為權威、可信的承諾,或用于形容堅守信義的精神傳統。其内涵與儒家“言必信,行必果”的價值觀一脈相承,常見于文學、曆史研究領域。

參考資料:

  1. 《後漢書·許劭傳》
  2. 蘇轼《東坡全集》

網絡擴展解釋

“汝南諾”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 詞語結構
    該詞由“汝南”(地名)和“諾”(承諾、籤字)組成,字面可理解為“汝南郡守的籤字”。

  2. 曆史出處
    典出《後漢書》記載:東漢時期,汝南太守宗資将政務全權委托給下屬範滂(字孟博),自己僅負責在公文上籤字批準(即“畫諾”),實際不參與治理。當時民間流傳歌謠:“汝南太守範孟博,南陽宗資主畫諾。”。

  3. 引申含義
    後以“汝南諾”借指身居官職卻不理政事的行為,含貶義,暗諷官員屍位素餐、有名無實。

  4. 文學引用
    南朝謝朓在《郡内登望》詩中曾用此典:“方棄汝南諾,言稅遼東田。”李善注引《續漢書》進一步解釋背景,強化了其文化意涵。

該詞通過曆史事件,以地名+行為的形式,凝練出一個諷刺官僚作風的特定表達,常見于古代詩文,現代使用較少。

别人正在浏覽...

按據班兵爆豆辨捷并殺步弓剗新吃不服川嶽出世法定一尊地主之儀棟桴度古飯煤服猛高壓電廣大教化主管押國費合刊橫磨鴻庇紅纓帽花籃積集救答铿铿口筭褴褛筚路連榱良守鈴鈴香鑼齊鼓不齊毛躁抹衣木強敦厚貧仕強迫前漢黥竄羣蟻潰堤入團塞馬鼪鼬之迳施髢失利世宙塑料薄膜俗語通旅通脫木圖典頽阘秃巾微津吻合象則謝庭蘭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