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th inadequate manpower or condition] 〈方〉∶比喻人到不齊或是條件不具備
總是鑼齊鼓不齊的,不知道哪天才能開得成這個會
“鑼齊鼓不齊”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于形容協作不協調或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字面指鑼和鼓這兩種樂器在演奏時節奏不統一,比喻團隊合作中人員不齊整、行動不一緻,或條件未完全具備。例如會議因人員缺席無法召開,或項目因資源不足難以推進。
延伸用法
語言特點
例句參考
提示:該成語屬于中性表達,使用時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含義。如需更多例句或用法解析,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權威來源。
《鑼齊鼓不齊》是一個成語,形容協調不一緻,各種聲音沒有統一的節奏或統一的步調。比喻協調不統一,各自為政。通常用來形容團隊合作不緊密或者個人行動不協調。
《鑼齊鼓不齊》的拆分部首為金(鑼)、口(齊)和手(鼓),拆分後的筆畫數依次為8、3和6。
《鑼齊鼓不齊》最早出自《前漢·律曆志》:“鑼齊,鼓不齊。”後來成為漢語成語,用來形容協調不一緻,無法統一的局面。
《鑼齊鼓不齊》的繁體字為《鑼齊鼓不齊》。
《鑼齊鼓不齊》在古代的漢字寫法為“亇齊殳不齊”。
例句1: 在項目中,團隊的鑼齊鼓不齊,導緻進度一直拖延。
例句2: 他們合唱的歌曲鑼齊鼓不齊,聽起來很不協調。
組詞: 鑼聲、齊心協力、鼓舞
近義詞: 各自為政、各奔東西
反義詞: 齊心協力、步調一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