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 used to eating sth.] 飲食不適于自己的腸胃
魚蝦雖好,有人偏巧吃不服
不習慣于吃某種食物。如:辛辣的東西她總吃不服。
“吃不服”是一個漢語口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因飲食不適應導緻的身體反應。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指食物或飲料對個人腸胃造成不適,或因體質原因無法適應某種飲食。例如:
可譯為“not be accustomed to eating sth.”或“not used to certain food”。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飲食調理方法,建議結合個人體質咨詢營養師。
《吃不服》是一個用于形容一個人或事物不接受或不認同某種說法或安排的态度或情緒。它表示對某種觀點或規定的抗拒和不滿,常常用于表達反抗或不服從的立場。
《吃不服》這個詞分為兩個部分:吃(食物的吃)和不服(不接受)。
拆分成吃的部首是口,筆畫是3畫;拆分成不服的部首是不,筆畫是4畫。
《吃不服》這個詞源于民間口語,用語俚語背景比較濃厚,經常出現在社交媒體和日常對話中。
在繁體字中,吃不服的寫法為「吃不服」。
古代漢字的寫法有變化,但是『吃不服』這個詞的意思在古文中也可以找到對應的釋義。
1. 他對這個政策吃不服,拒絕遵守。
2. 我們應該用積極的态度面對批評,而不是吃不服。
3. 這位學生對老師的批評吃不服,反而變得更加自大。
1. 吃得消(能夠承受)
2. 吃虧(受到損害)
3. 吃力(費力)
1. 不滿(心生不滿)
2. 不服(心存不服)
3. 反抗(抵抗)
1. 服從(遵守)
2. 接受(認可)
3. 遵守(遵從規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