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救生局的意思、救生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救生局的解釋

舊時負責拯救水上遇難者和打撈屍體的機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四回:“到了下午,那救生局招人認屍的招帖,已經貼遍了城廂内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救生局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背景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字義和功能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解析

  1. 指“援助使脫離危難”,《說文解字》釋為“止也”,引申為搶救生命、化解險情的行為。

  2. 指“生命”或“生存”,強調對生命體的保全。

  3. 意為“機構”或“官方組織”,如《康熙字典》注“分職辦事之所”。

    組合釋義:專司水上人命救援的官方或公益機構。

二、功能與性質

救生局是中國近代出現的公益性救援組織,主要承擔以下職能:

  1. 水上救援

    在江河險灘、港口海域設置站點,配備舢闆、救生圈等設備,實施沉船事故救援(來源:《上海救生局志》,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 災害響應

    參與洪澇災害中的民衆轉移與物資輸送,如清代長江沿岸救生局常協同官府赈災(來源:《中國水運史》,交通部編纂)。

  3. 公益屬性

    多由地方士紳捐資或官府督辦設立,屬非營利組織,船員多為志願民衆(來源:《晚清慈善組織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三、曆史背景

該機構盛行于清代至民國初期,尤其活躍于長江、珠江流域。例如:

四、現代演變

隨着政府應急體系完善,救生局職能逐步并入海事部門、消防救援機構,但其“民間協作、生命至上”的理念仍影響現代救援體系(來源:《中國應急救援發展報告》,應急管理部出版社)。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5卷第1123頁。
  2. 上海通·專業志:上海救生局志,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官網。
  3. 《中國水運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年,第8章第4節。
  4. 武漢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武漢市志·民政志》,武漢出版社,1990年。

網絡擴展解釋

“救生局”是舊時中國的一種民間或官方機構,主要職能包括水上救援和屍體打撈。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救生局是清代至民國時期設立的機構,負責在水域事故中營救遇難者,并對溺亡者遺體進行打撈和善後處理。其名稱中的“救生”直接體現了核心職責。

  2. 曆史背景與運作
    根據《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四回記載,救生局會通過張貼“招人認屍”的告示協助家屬辨認遺體。這一描述表明,其工作流程已具備一定的規範性和社會服務性質。

  3. 功能延伸
    除救援外,救生局還承擔了部分公共安全職能,例如維護水域秩序、減少因屍體未及時處理引發的衛生問題等。部分資料提到其可能由地方士紳或官府共同管理。

  4. 現代演變
    隨着社會發展,救生局的職能逐漸被現代消防、海事部門及專業救援組織取代,但其作為早期水上安全體系的組成部分,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公共事務的初步組織化嘗試。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曆史文獻中的記載,可參考《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等清代小說或地方志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哀癯傍險榜枻部使策子炊燼春烏踔厲代序單鮮道盡塗窮斷斷端正月阨陳耳光子鸸鶓阏與風刺奉止輔頰負局先生附農負隅頑抗告饒規律海縣黑眚華鬘歡嚣回湍稽揆開疆展土科醮連樷聯歡會戀留麟德殿陵逼扪摸密修侔迹腦橋判别式貧遊輕惰染寫山牌殺傷半徑生三十大家誓墓數量私充四溢擡扛太學騰榜廷見陀滿汙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