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指有花紋的輕薄絲織物。《西京雜記》卷四:“綃綺為席,犀璩為鎮。” 唐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廣》詩:“玉食亞王者,樂張遊子悲。侍婢艷傾城,綃綺輕霧霏。”
“绡绮”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少見的合成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四個方面詳細解析:
“绡绮”泛指帶有花紋的輕薄絲織品,特指古代貴族使用的精美織物。該詞由兩個單字構成: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文獻《西京雜記》卷四記載:「綃綺為席,犀璩為鎮」,描述貴族以绡绮制作席墊的奢華場景。唐代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廣》詩中「綃綺輕霧霏」之句,則通過比喻展現織物如薄霧般的輕盈質感。
與“绡绮”相關的古代絲織品詞彙包括: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主要見于古典文學研究、傳統服飾考據等領域。其構詞方式(材質+紋樣)與「绫羅綢緞」等傳統織物分類法一脈相承。
绡绮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華美的綢緞或絲織品。绡绮通常用來形容衣物或布料的華麗、精緻和高質量。該詞多用于詩歌、文學作品以及古代文人雅士的描寫。
绡(纟 + 肖),包含兩個部首:纟(纖維)和肖(肖像)。
绡的筆畫數為10畫。
绮(纟 + 奇),包含兩個部首:纟(纖維)和奇(奇特)。
绮的筆畫數為11畫。
绡绮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絲織工藝,織出來的絲織品多為華麗而精緻。在古代文人雅士的詩詞中,常使用绡绮一詞來形容美麗的衣物或服飾。
在繁體字中,绡绮的寫法為綃綺。
在古時候,绡的寫法為縰。绮的寫法為綺。這些寫法更接近于現代繁體字的形式。
1. 女子身着一襲绡绮的錦衣,舉手投足間盡顯華貴之氣。
2. 這幅畫卷上繪制着绮麗的山水景色,真正展現了大自然的絢麗色彩。
绡雲、绡扇、绮羅、绮席、绮窗、绮樓、绮夢、绮麗
綢緞、錦緞、錦繡
簡樸、粗布、素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