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uth Asia Subcontinent] 也叫“印巴次大陸”或簡稱“次大陸”。面積約 410 萬平方公裡。東瀕孟加拉灣,西濱阿拉伯海,南臨印度洋。北為高山區域,中為印度河-恒河平原,南為德幹高原。人口近 8 億,使用 200 餘種語言。次大陸上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錫金等國
南亞次大陸是亞洲南部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具有獨特的地質、地形和文化特征。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南亞次大陸又稱印巴次大陸,指喜馬拉雅山脈以南至印度洋的半島形陸地,面積約410萬-430萬平方公裡。其範圍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以及斯裡蘭卡和馬爾代夫等島嶼國家。東臨孟加拉灣,西接阿拉伯海,南至印度洋。
地形多樣性
氣候與生态
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分雨季(6-9月)和旱季;西北部有沙漠氣候,北部高山地區為高寒氣候。
水系發達
恒河、印度河及布拉馬普特拉河(雅魯藏布江下遊)構成主要水系,支撐農業與文明發展。
該區域由印度闆塊與歐亞闆塊碰撞形成。約5000萬年前,印度闆塊北移導緻喜馬拉雅山脈隆起,使南亞在地質和地理上與亞洲主體隔離,形成“次大陸”的獨特性。
“次大陸”強調其地理獨立性(被山脈隔離)和地質獨特性(獨立闆塊運動曆史),而非面積大小。
南亞次大陸是一個地理概念,指的是亞洲南部地區的次大陸。南亞次大陸既是指地理上的區域,也是指該地區的文化、曆史和經濟等方面特征的總稱。
《南亞次大陸》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南(400-03)亠(8-12)子(39-41)大(37-41)陸(34-37)。總共包含9個部首和23個筆畫。
該詞源于漢語中的字詞,南指的是方向,亞為亞洲之意,次表示排位,大陸指的是洲際大片陸地。綜合起來,南亞次大陸就是指位于亞洲南部的次大陸。
南亞次大陸的繁體字為「南亞次大陸」。
在古代漢字的演變中,南亞次大陸的寫法可能略有變化。然而,目前沒有确鑿的文獻記載顯示古代漢字中的南亞次大陸的寫法。
1. 南亞次大陸地處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氣候溫暖濕潤。
2. 南亞次大陸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南亞、次大陸
南亞亞次大陸
北亞大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