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trance;admission] 進入[某種場合]
憑票入場
(1).謂進入劇場或遊藝、體育等場所。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白戲》:“唱訖,鼓笛舉,一紅巾者弄大旗,次獅豹入場,坐作進退,奮迅舉止畢。”《文彙報》1984.7.30:“廿三屆奧運會在 洛杉矶 開幕,我二百多健兒入場受到熱烈歡迎。”
(2).特指進入考場。《元史·選舉志一》:“凡就試之日,日未出入場,黃昏納卷。” 清 李漁 《凰求鳳·冥冊》:“故此把陽間應試的舉子,攅造一部花名冊籍,好等他攜帶入場。”
“入場”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進入特定場合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入場”與“進場”部分場景可互換,但“進場”更強調進入操作或施工場地(如裝修、金融交易)。建議結合具體語境選擇用詞。
“入場”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進入某個場所或現象之中。
該詞的意思源自于“入”和“場”兩個字,其中,“入”是表示進入、朝向的意思,而“場”指的是一個具體的地方或範疇。
根據漢字的構造特點,可以把“入場”拆分成兩個部首,“入”字的部首是“入”,而“場”字的部首是“土”。
根據筆畫的數量,可以将“入”字的筆畫數為2畫,“場”字的筆畫數為12畫。
在繁體字中,入場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入場”。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差異。對于“入”字,古代寫法中,由于進入的意思,會在上方加上一點,寫作“辶”。而“場”字古代寫法則是把“土”字寫得更加詳細和複雜。
1. 這部電影太火了,每個人都想入場觀看。
2. 我們需要一個入場券才能進入展覽館。
3. 演出馬上開始,請大家盡快入場。
入場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一些新的詞語:
1. 入場券:指進入某個場所所需要的證件或票券。
2. 入場費:指進入某個場所所需要支付的費用。
3. 入場儀式:指進入某個場合時按照一定的程式和儀式進行的行為。
與“入場”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進場:形容進入某個場所或現象之中的動作。
2. 入壹(讀音:rù yī):在某些特定的場合中作為一員加入進去。
3. 入座:指在一個座位上坐下。
與“入場”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離場:指離開某個場合或現象。
2. 退場:指自願或被迫從某個場合中退出。
3. 上場:指進入某個場合或活動中展示自己的才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