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衆星環繞北極。《文選·顔延之<直東宮答鄭尚書>詩》:“皇居體寰極,設險祇天工。” 張銑 注:“象衆星之環北極。”
(2).引申指宮苑,禁垣。 唐 閻朝隱 《奉和立春遊苑迎春應制》:“管籥周移寰極裡,乘輿望幸鬥城闉。”
“寰極”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衆星環繞北極
該詞原指星辰圍繞北極星運轉的天文現象,常用于比喻宇宙秩序或天地格局。例如《文選·顔延之<直東宮答鄭尚書>詩》中“皇居體寰極,設險祇天工”,張銑注解為“象衆星之環北極”。
引申指宮苑、禁垣
古代文獻中常以天象喻指人間皇權,因此“寰極”也被用來代指帝王居所或宮廷範圍。如唐代閻朝隱詩句“管籥周移寰極裡”,即描述宮廷内的場景。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文獻中,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在姓名學中,“寰極”被賦予“胸懷廣闊、成就卓越”的寓意,但此屬衍生含義。
提示: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文選》相關注釋或唐代宮廷詩文。
寰極是一個漢字詞語,讀音為“huán jí”,寓意為天地之間的極限。它的字形由部首組成,下面将對其進行詳細介紹。
寰字的部首是宀,表示宇宙、屋檐;極字的部首是木,表示樹木、森林。寰字共有13畫,極字共有8畫。
寰極二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寰字最早見于《易經》:“妍嫵之容,當寰以察,不井昃之福也。”這裡的“寰”指宇宙廣大、遼闊無邊的意思。極字最早出現在《史記·五帝本紀》:“神農…作三皇,五帝,三王,以鞏固四極之内。”這裡的“極”指天地的四個方向。
繁體字“寰”和“極”保留了字形的完整性,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繁體字“寰”由16筆組成,“極”由9筆組成。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寰和極的字形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例如,寰字的舊體寫法中,宀的上部有一個小橫,形似“爿”,這種寫法叫做“爿寰”。古代“極”字的字形中,右邊的木演變成了“幾”,寫作“幾極”。
1.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寰極,隻有相對。 2. 他是一位追求知識的人,不畏艱難,追尋知識的寰極。
寰極可以與其他字組成新詞,例如:寰極天景、初寰極、寰極宇宙等。
寰極的近義詞包括:邊際、盡頭、端點。反義詞有:界限、有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