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阮元瑜的意思、阮元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阮元瑜的解釋

阮瑀 ,字 元瑜 。為 曹操 掌記室,善軍國書檄。後因以喻指執掌文書的官員。 唐 杜甫 《送蔡希魯都尉還隴右因寄高三十五書記》詩:“因君問消息,好在 阮元瑜 。” 唐 白居易 《醉送李協律赴湖南辟命因寄沉八中丞》詩:“不羨君官羨君幕,幕中收得 阮元瑜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阮元瑜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阮瑀的表字。據《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記載,阮瑀(約165-212年)字元瑜,陳留尉氏人,位列“建安七子”之一,其文風以書檄著稱,《典略》評其章表書記為“今之儁也”。曹操曾因阮瑀避世不應召而焚山相逼,終使其出仕為司空軍謀祭酒,與陳琳共掌記室。

《文心雕龍·章表》記載阮瑀的《為曹公作書與孫權》兼具“文舉(孔融)之薦祢衡,氣揚采飛;孔明(諸葛亮)之辭後主,志盡文暢”的特點,展現其剛健暢達的文風。其存世作品收錄于《阮元瑜集》,代表作《駕出北郭門行》揭露社會現實,被《樂府詩集》收錄為漢樂府名篇。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中國曆史大辭典》指出,阮瑀之子阮籍、孫阮鹹均為魏晉“竹林七賢”代表人物,形成陳留阮氏文化世家。其家族文學成就可在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官網查詢原始文獻(ctext.org),《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收錄其完整詩作。

網絡擴展解釋

“阮元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以下解釋:

一、基本詞義

  1. 曆史人物指代
    阮瑀(字元瑜),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文學家,為曹操掌記室,擅長撰寫軍國文書(如檄文),後成為“執掌文書的官員”的代稱。例如杜甫《送蔡希魯都尉還隴右因寄高三十五書記》中“好在阮元瑜”,即以“阮元瑜”比喻高適的書記官身份。

  2. 文學與曆史典故
    在唐詩中常被用作幕僚或文職官員的象征。例如白居易《醉送李協律赴湖南辟命因寄沉八中丞》中“幕中收得阮元瑜”,暗指李協律的幕僚才能。

二、其他解釋辨析

部分文獻(如)提到“阮元瑜”是阮籍(東漢文學家)與琴師元瑜的合稱,意指才華出衆者。但此說法權威性較低,主流觀點仍以“阮瑀”為核心釋義。

三、拼音與用法

四、總結

“阮元瑜”主要用于代指文職官員或幕僚,源自三國時期阮瑀的職位與文才。在古典詩詞中多用于稱頌他人的文書能力或身份,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全唐詩》相關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暗鬭明争寶吹編述不鏽鋼草台戲塵海淡巴菰單晶矽耽翫防次飛翔風訓趺鐵腳歌括溝主光容海流圖海衆皇帝之寶圜流懽忻鼓舞壺子儉薄揀閲加行金科孔昭愧窘連錢騘撩撥麗美領選鄰居六市蠪蛭路燈昧己瞞心偏惠剽劫鉗鉗鉗鏁欺君罔上青冥客曲止砂坑上聲深明霜纨所說談微謄寫版鞗革投報鼃吹違忌尾生武誡項下憲司霞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