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違背自己的良心幹壞事。 元 楊顯之 《潇湘雨》第三折:“他他他,忒很毒,敢敢敢,昧己瞞心将我圖。”《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況且骨肉之間,如此昧己瞞心,最傷元氣。”
“昧己瞞心”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mèi jǐ mán xīn,其核心含義是違背自己的良心做壞事。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指為了私利或某種目的,故意違背良心行事,甚至傷害他人。該成語帶有貶義,強調行為的不道德性。
出處與例句
結構與用法
情感色彩與適用性
擴展理解
與“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等成語有相似之處,但更強調對自身良心的違背,而非單純欺騙他人。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出處或例句,可參考《潇湘雨》《初刻拍案驚奇》等原著文獻。
《昧己瞞心》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對自己的真實想法和心理感受僞裝掩飾。它形容一個人故意隱藏自己的真實意圖和真實狀态。
《昧己瞞心》這個成語由三個漢字組成,分别是「日」、「心」和「目」。
「日」是表示太陽的部首,它有四畫;「心」是表示心髒的部首,它有四畫;「目」是表示眼睛的部首,它有五畫。
《昧己瞞心》這個成語出自《周易·周官·崇邦卦》:“用九,晝日三,夜日六”。
在繁體字中,「昧」的形狀為「昜」,多用于台灣和香港地區。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以此成語為例,「昧」字在古代寫法中的形狀為「昧」加上旁邊的「火」。這個寫法暗示煙霧缭繞,意味着迷糊、欺騙的意思。
他常常對别人故作鎮定,假裝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他的心底卻藏着一團火,真是一副《昧己瞞心》的樣子。
昧真面目、己見不容、瞞心藏姓、欺人自欺
掩飾本心、僞裝自己、假裝真誠
直言不諱、坦誠相待、真心實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