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趺鐵腳的意思、趺鐵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趺鐵腳的解釋

《景德傳燈錄》載, 長蘆 應夫禅師 至一邸,有娼女為母所迫,入其房不去,師跏趺達旦,叢林謂之“趺鐵腳”。後因指修行的心志堅定不移。 宋 陳師道 《送法寶禅師》詩:“平生趺鐵腳,道價喧宇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趺鐵腳”是一個源自佛教典故的漢語詞語,其含義與修行者的心志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源與典故
    該詞出自宋代佛教典籍《景德傳燈錄》。據記載,長蘆應夫禅師曾投宿某處,有娼女受母逼迫進入其房間誘惑。禅師整夜保持跏趺坐(佛教盤腿修行的姿勢),不為所動,因此被佛門稱為“趺鐵腳”。

  2. 字面含義

    • 趺:即“跏趺”,指佛教徒盤腿打坐的姿勢。
    • 鐵腳:比喻如鐵般堅定穩固的雙足,象征修行者不為外界所動搖的定力。
  3. 引申意義
    後泛指修行者心志堅定不移、超脫世俗誘惑的精神境界。如宋代詩人陳師道在《送法寶禅師》中寫道:“平生趺鐵腳,道價喧宇宙”,以此贊頌禅師修行的堅毅品格。

  4. 使用場景
    多用于佛教語境或文學作品中,形容修行者、求道者的堅忍不拔,或借喻對理想、信念的執着追求。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屬于古典詞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趺鐵腳

《趺鐵腳》是一個成語,意為身體站得穩、腳步堅定。拆分部首為足和鐵,筆畫數為12。這個成語的來源較為廣泛,有多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趺鐵腳源于古代相傳的武功秘籍《九陽真經》,這本書記載了一種特殊的功夫,稱為“趺鐵腳”。這個功夫的特點是可以讓練習者站得非常穩定,像腳上踩着鐵一樣。因此,後來人們把站得穩的人比喻為“趺鐵腳”。

另一種說法是,趺鐵腳來自佛教修行中的一種姿勢。在傳統佛教中,修行者通常會坐在蓮花座上,雙腿盤腿,使腳底與腿肚相對,也就是俗稱的“腳踏蓮花”。這個姿勢需要練習者有足夠的堅定和穩定性,因此被形容為“趺鐵腳”。

無論是哪種說法,都可以看出,“趺鐵腳”這個成語都強調了站立穩定的意義。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以“趺鐵腳”為例,繁體字的寫法為“趺鐵腳”,在古代的字體中更加漂亮和繁瑣。

以下是兩個例句:

1. 他在大風中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裡,真是一個正宗的趺鐵腳。

2. 這個運動員的平衡能力非常出色,他的趺鐵腳讓他在體育比賽中占盡優勢。

相關組詞有:穩定、腳步、站立等。

近義詞:腳踏實地、穩如磐石。

反義詞:站不住腳、步履蹒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