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踐踏。 漢 賈誼 《新書·淮難》:“陛下於 淮南王 不可謂薄矣。然而 淮南王 ,天子之法咫蹂促而弗用也,皇帝之令咫批傾而不行,天下孰不知?”
“蹂促”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可綜合解釋如下:
最早見于漢代賈誼的《新書·淮難》,原文通過“蹂促”批判淮南王對皇權的踐踏。
“蹂促”屬于較生僻的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在描述曆史事件或文學創作時,可用來增強畫面感和批判性。需注意語境,避免誤用。
蹂促(róu cù),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匆忙踩踏的樣子,快速壓迫或碾壓。它由“蹂”和“促”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蹂的部首是足字旁,它的筆畫數是10畫;促的部首是人字旁,它的筆畫數是9畫。
來源:蹂促這個詞最早見于《三國志·魏書·太和傳》:“遼陽既平,又使主簿賈球自平陽車騎将軍徐盛所及于西,救弘輔,引兵而南,遣主簿賈林等并從悉巡長沙蹂促吳會。”意思是徐盛派遣賈球帶兵南下,逼近長沙,與吳會彙合。
繁體:蹂促的繁體字為「蕊蔟」。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寫法中,蹂促兩個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意義基本相同。
例句:他們蹂促而過,沒有留下任何蹤迹。
組詞:蹂踏、蹂踐、屠蹂。
近義詞:踐踏、碾壓、踩踏、踐踏。
反義詞:溫柔、溫順、悠閑、舒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