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胡鼓的意思、胡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胡鼓的解釋

古代北方民族的樂器。用手拍擊。《舊唐書·音樂志二》:“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廣首而纖腹,本胡鼓也。”《資治通鑒·梁敬帝太平元年》:“﹝ 齊顯祖 ﹞漸以功業自矜,遂嗜酒淫泆,肆行狂暴……或令 崔季舒 、 劉桃枝 負之而行,擔胡鼓拍之。至乃卧鼓邊亭,滅烽幽障者将三十年。” 胡三省 注:“胡鼓,以手拍之成聲。 劉昫 曰:‘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廣首而纖腹,本胡鼓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胡鼓”是古代北方或西域民族使用的一種打擊樂器,其含義和特點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

“胡鼓”指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如西域、匈奴等)的鼓類樂器,主要用于手拍演奏。名稱中的“胡”指代北方或西域民族,“鼓”則為打擊樂器統稱。

二、結構與演奏特征

  1. 形制:分為大、小兩種形制,大者以陶瓦制成,小者用木材制作,共同特點是“廣首纖腹”(兩端寬大、中間纖細)。
  2. 演奏方式:區别于用鼓槌擊打的鼓類,胡鼓需用手直接拍擊發聲。

三、曆史文獻記載

四、文化意義

作為民族交流的産物,胡鼓體現了古代中原與北方民族的音樂文化交流,其形制後來可能影響了中原腰鼓的發展。現存敦煌壁畫等文物中可見類似鼓類樂器的形象。


注:以上解釋綜合了《舊唐書》《資治通鑒》等古籍記載及現代考據,相關細節可進一步查閱音樂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胡鼓》的意思

《胡鼓》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指的是胡人所用的鼓。胡人是中國古代對北方民族的統稱,而鼓則是一種打擊樂器,因此《胡鼓》即指胡族所用的鼓。

拆分部首和筆畫

《胡鼓》這個詞的部首是月,并且它的筆畫數為10畫。

來源

《胡鼓》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漢代時期,胡人和漢族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胡漢文化的融合也日益加深。胡人的鼓藝傳入中國,逐漸形成了一種以胡族為特色的鼓樂,因此有了《胡鼓》這個詞。

繁體

《胡鼓》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胡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書寫中,漢族人對胡族的文化相當尊重,因此《胡鼓》這個詞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并沒有什麼異于現在的變化。

例句

1. 樂隊演奏的胡鼓聲響徹整個山谷。

2. 在胡族的傳統婚禮中,胡鼓是重要的伴奏樂器。

組詞

1. 胡琴:指胡人所用的彈撥樂器。

2. 胡帶:指胡人所戴的特制腰帶。

近義詞

胡琴、胡帶、胡笳(指胡人所用的箫)

反義詞

漢鼓:漢族所用的鼓樂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