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冗職”。1.閑散的官職。
(2).謂冗員,指多餘的官員。 唐 李翺 《故東川節度使盧公傳》:“五年冬,遷刑部侍郎,充諸道鹽鐵轉運使,減冗職八十員。”
“宂職”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rǒng zhí,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字面結構
具體含義
唐代李翺《故東川節度使盧公傳》中提到削減“冗職八十員”,說明該詞在古代已用于描述行政改革中的官員裁撤。
“職”在古漢語中還有“掌管”“自稱”(如“卑職”)等用法,但“宂職”一詞更側重職位本身的冗餘性。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唐代文獻或古代職官研究資料。
宂職是一個意思較為複雜的詞語,可以拆分為宀和職兩個部分。
宀是一個常見的偏旁部首,表示與房屋或住宅有關的事物。職是一個獨立的部首,表示與職業、工作有關的事物。
宂職的來源并不十分清晰,可能是由于宀和職兩個部首結合而成。這個詞語在現代漢語中并不常見,不過在古代文獻中能夠找到一些記錄。
宂職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漢字尚未形成規範的字體和寫法,因此宂職的具體古代漢字寫法可能多種多樣。
以下是一個使用宂職的例句:他早早地離開家中,赴宂職去了。
宂職是一個較為少見的詞語,沒有較為常見的組詞、近義詞或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