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磔的意思、波磔的詳細解釋
波磔的解釋
(1).書法指右下捺筆。一說左撇曰波,右捺曰磔。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類對》:“出鋒須長,擇毫須細,管不在大,副切須齊。副齊則波磔有馮,管小則運動省力,毛細則點畫無失,鋒長則洪潤自由。” 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體變》:“ 漢 末波磔縱肆極矣,久亦厭之。又稍參篆分之圓,變為真書。”
(2).泛指書法的筆畫。 清 黃景仁 《題可堂印譜》詩:“波磔必老蒼,慘淡出平易。”《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三回:“那字刻得細入毫芒,卻又波磔分明。”
(3).借指書寫。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成王書法》:“﹝ 成親王 ﹞善書法,幼時握筆,即波磔成文。”
詞語分解
- 波的解釋 波 ō 水面振蕩起伏的運動:波浪。波濤。波瀾。波光。波紋。波蕩。推波助瀾。波及(影響到,牽涉到)。 物理學上指振動在物質中的傳播能量遞進的一種形式:電波。光波。超聲波。波長。波段。波速。波譜。 筆畫
- 磔的解釋 磔 é 古代分裂牲體以祭神。 古代一種酷刑,把肢體分裂:磔刑。 漢字筆形之一,即“捺(?)”。 筆畫數:; 部首: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波磔”是書法術語,主要有以下含義:
-
書法筆畫中的捺筆
指漢字書法中向右下舒展的捺筆。根據傳統分類,左撇稱為“波”,右捺稱為“磔”。這種筆法在隸書中尤為典型,形态如波浪起伏,強調筆勢的舒展與力度。
-
泛指書法筆畫
廣義上可代指書法的所有筆畫,強調用筆的規範與藝術性。例如清代黃景仁在《題可堂印譜》中描述“波磔必老蒼”,即指筆畫的蒼勁老練。
-
借指書寫本身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等文獻中,“波磔分明”形容字迹筆畫清晰工整,引申為書寫的整體效果。
補充說明
- 曆史淵源:宋代吳曾《能改齋漫錄》提到“波磔有馮”,強調筆鋒與筆管對筆畫形态的影響。
- 演變: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指出,漢代隸書的波磔逐漸向楷書的圓潤過渡。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例證或書法技法分析,可參考書法典籍或權威書法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波磔(bō zhé)這個詞在漢語中有着特定的意思。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它的拆分、來源、繁體字形、古時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波: 由「水」這個部首和4個筆畫組成。
- 磔: 由「石」這個部首和14個筆畫組成。
來源:
「波磔」一詞的來源及含義可以從字面上理解。其中「波」指水面的波動,「磔」則指一種用來阻止船隻移動的阻礙物。因此,「波磔」可以理解為在水上放置的障礙物。
繁體:
「波磔」的繁體字為「波澤」。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波磔」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然而,根據現代标準字形,我們使用「波磔」這種寫法來表示該詞的意思。
例句:
- 在河流中放置「波磔」,可以有效地阻止船隻順流而下。
- 遊泳者需要小心避開「波磔」,以免發生意外。
組詞:
- 波浪、海浪、波動、波紋
近義詞:
- 障礙物、封鎖、阻礙
反義詞:
- 通暢、暢通、流暢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有任何其他問題,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