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日昃。《文選·顔延之<赭白馬賦>》“實有騰光吐圖” 李善 注引《尚書中候》:“ 帝堯 即政七十載,脩壇 河 洛 ,仲月辛日禮備,至于日稷,榮光出 河 ,龍馬銜甲。”參見“ 下稷 ”。
“日稷”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日稷”是描述太陽西斜的書面化時間概念,多用于古籍或詩詞中,現代漢語已不常見。其核心意義與“日昃”“日仄”等詞相通,均指向下午至傍晚的時段。
《日稷》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意為太陽和莊稼。它是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日”和“稷”。
根據《漢字源流字典》,《日稷》的部首分别是“日”和“禾”。其中,“日”是形聲兼會意字,部首是“日”本身,筆畫數為4;“禾”是象形字,部首是“禾”本身,筆畫數為5。
《日稷》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詩經》中,共有兩首相關的篇章:《日月》和《稷黍》。繁體中,“日”字的變體為“曰”,而“稷”字沒有明顯的繁體形式。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漢字的形狀和結構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日稷》這個詞在演變過程中的基本形狀與現代字體相似,沒有明顯的變化。
1. 太陽升起了,在那一片日光下稻谷長得茁壯。這是一幅美麗的日稷景象。
2. 農民們辛勤勞作,秋天他們将會收獲豐富的日稷。
1. 日出:太陽升起的時候。
2. 稷谷:指莊稼、谷物。
3. 日光:太陽的光輝。
太陽、莊稼、稻谷
月亮、荒地、凋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