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承局的意思、承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承局的解釋

(1). 宋 代的低級軍職,屬殿前司。《宋史·職官志六》:“每都有軍使、副兵馬使、十将、将虞候、承局、押官,各以其職隸于殿前司。”《水浒傳》第七回:“兩個承局催得 林沖 穿了衣服,拿了那口刀,隨這兩個承局來。”

(2).差役的尊稱。 宋 尤袤 《梁溪遺稿補遺·淮民謠》:“青衫兩承局,暮夜連句呼。” 宋 朱熹 《答呂伯恭書》:“承局回,承書,得聞比日尊候萬福。”《古今小說·月明和尚度翠柳》:“﹝ 柳府尹 ﹞寫罷,封了簡子,差一箇承局,送與 水月寺 玉通和尚 。”

(3). 清 代皇商在各省的承辦人。《紅樓夢》第四回:“自 薛蟠 父親死後,各省中所有的賣買承局、總管、夥計人等,見 薛蟠 年輕不諳世事,便趁時拐騙起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承局”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隨曆史時期不同而有所演變,主要包含以下解釋:

  1. 宋代低級軍職
    在宋代,承局是殿前司下屬的低級軍職,屬于軍隊編制中的基層職位。根據《宋史·職官志》記載,每都(軍事單位)設有軍使、副兵馬使、十将等職,承局位列其中,負責具體事務的執行。例如《水浒傳》第七回提到“兩個承局催得林沖穿了衣服”,體現了其在軍事體系中的作用。

  2. 對差役的尊稱
    宋代文獻中,“承局”也被用作對官府差役的尊稱。例如宋代尤袤《淮民謠》中“青衫兩承局”及朱熹書信中提及的“承局回”,均指代傳遞文書或執行公務的差役。

  3. 清代皇商承辦人
    清代時,“承局”指皇商在各省的代理人,負責采購、管理商業事務。《紅樓夢》第四回提到薛家“各省中所有的賣買承局”,即指這類角色。

  4. 其他補充解釋
    部分資料提到“承局”在古代可能涉及信息記錄或地方管理職能(如唐代宣義院、宋代集賢院等),但此類說法權威性較低,可能與“承局”的廣義演變相關,需結合具體文獻考證。

現代引申義
極少數資料将“承局”引申為現代企業中的采購員或中層管理者,但此用法較為罕見,缺乏廣泛認可。

“承局”的核心含義集中在宋、清兩代的職務,具體語境需結合曆史文獻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承局的意思

承局(chéng jú)是一個漢語詞語,表示接受責任或者接手處理某個事務的意思。它常常用來描述一個人或機構在某一特定領域或職責上承擔責任的情況。

承局的部首和筆畫

承局的部首是手(扌),其筆畫數為7畫。

承局的來源

承局是由“承”和“局”兩個字組合而成的。古代的“承”字表示接受、繼承的意思,而“局”字表示工作、事務、機構的意思。因此,承局表示接受責任或接手處理某個事務的意思。

承局的繁體

承局的繁體形式為「承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關于承局這個詞,古時候的寫法可能包括「承局」、「承倨」等。

承局的例句

1. 他承局了這個項目的管理工作。

2. 她負責承局這個學生社團的日常運作。

3. 這個機構需要找人承局這個崗位。

承局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承辦、承受、部局。

近義詞:承擔、負責、接手。

反義詞:放棄、推卸、脫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