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懶婦的意思、懶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懶婦的解釋

三國 吳 陸玑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卷下:“﹝蟋蟀﹞ 幽州 人謂之趣織……裡語曰‘趨織鳴,懶婦驚’是也。”後因以“懶婦”為蟋蟀的别名。 宋 楊萬裡 《張功文索餘近詩餘以<南海><朝天>二集示之蒙題七字》:“自笑吟秋如懶婦,可能擊鼓和 馮夷 。”一本作“ 嬾婦 ”。

嬾婦:1.蟋蟀的别名。 三國 吳 陸玑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蟋蟀在堂》:“﹝蟋蟀﹞一名蛬,一名蜻蛚, 楚 人謂之王孫, 幽州 人謂之趣織,督促之言也。裡語曰‘趣織鳴,嬾婦驚’是也。”後以“嬾婦”為蟋蟀的别名。 晉 崔豹 《古今注·魚蟲》:“蟋蟀,一名吟蛩,秋初生,得寒則鳴。一雲 濟南 呼為懶婦。” 宋 楊萬裡 《張功父索餘近詩餘以<南海><朝天>二集示之蒙題七字》詩:“自笑唫秋如嬾婦,可能擊鼓和 馮夷 。”原注:“蟋蟀也,見《古今注》。”一本作“ 懶婦 ”。

(2).獸名。 宋 範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獸》:“嬾婦,如山豬而小,喜食禾,田夫以機軸織絍之器掛田所,則不復近。”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懶婦”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類釋義:

一、蟋蟀的别名(傳統文學用法)

源于三國時期陸玑《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的記載,因蟋蟀鳴叫如“催促紡織”的聲音,民間有“趨織鳴,懶婦驚”的諺語。宋代楊萬裡的詩句“自笑吟秋如懶婦”也沿用此義,将蟋蟀拟人化為懶惰的婦人。

二、獸名(古籍記載)

宋代範成大《桂海虞衡志》提到一種野獸“懶婦”,形态類似小山豬,喜食莊稼。古人将紡織工具挂于田間以驅趕它,故得名。

三、懶惰婦人的字面義

  1. 傳統語境:直接指代懶惰的女性,如《笑林廣記》中“懶婦餓死”的諷刺故事,描述極端依賴丈夫的婦人形象。
  2. 現代延伸:部分資料提到該詞可形容不願承擔家務的女性,但傳統觀念中帶有貶義;當代社會更強調家務責任共同分擔,此用法已逐漸淡化。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懶婦

懶婦是指一個不願意努力、偷懶的婦女。在現代漢語中,這個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女性不勤奮、不負責任的态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懶婦這個詞由兩個字組成:懶和婦。其中,懶的部首是心,筆畫數為10;婦的部首是女,筆畫數為3。

來源

懶婦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在古代的小說、戲劇和詩歌中,經常出現各種形象丑陋的女性角色,其中就包括懶婦。這些作品中描述的懶婦通常沒有責任感和勤奮精神,隻知道懶散享樂。

繁體

懶婦的繁體寫法為“懶婦”。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現代有一些不同。懶婦這個詞在古代的漢字寫法為“懶婦”。其中,“懶”的形狀和現代稍有差異,而“婦”的形狀則與現代相似。

例句

1. 她是個徹底的懶婦,整天除了上網打遊戲,什麼也不做。
2. 女兒長大後,變得越來越像她那懶婦婆婆。

組詞

懶惰、婦女、婦科、懶散、懶洋洋

近義詞

懶漢、懶散、怠惰、懶蟲

反義詞

勤勞、勤奮、積極、努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