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懶婦的意思、懶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懶婦的解釋

三國 吳 陸玑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卷下:“﹝蟋蟀﹞ 幽州 人謂之趣織……裡語曰‘趨織鳴,懶婦驚’是也。”後因以“懶婦”為蟋蟀的别名。 宋 楊萬裡 《張功文索餘近詩餘以<南海><朝天>二集示之蒙題七字》:“自笑吟秋如懶婦,可能擊鼓和 馮夷 。”一本作“ 嬾婦 ”。

嬾婦:1.蟋蟀的别名。 三國 吳 陸玑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蟋蟀在堂》:“﹝蟋蟀﹞一名蛬,一名蜻蛚, 楚 人謂之王孫, 幽州 人謂之趣織,督促之言也。裡語曰‘趣織鳴,嬾婦驚’是也。”後以“嬾婦”為蟋蟀的别名。 晉 崔豹 《古今注·魚蟲》:“蟋蟀,一名吟蛩,秋初生,得寒則鳴。一雲 濟南 呼為懶婦。” 宋 楊萬裡 《張功父索餘近詩餘以<南海><朝天>二集示之蒙題七字》詩:“自笑唫秋如嬾婦,可能擊鼓和 馮夷 。”原注:“蟋蟀也,見《古今注》。”一本作“ 懶婦 ”。

(2).獸名。 宋 範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獸》:“嬾婦,如山豬而小,喜食禾,田夫以機軸織絍之器掛田所,則不復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懶婦”的漢語詞典釋義

“懶婦”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本義指懶惰的婦人

該詞最直接的含義是指怠惰、不勤快的女性。此用法在古代文獻中用以形容或批評女性疏于勞作、持家不勤的行為狀态。例如清代《通俗編》記載:“懶婦,方言謂惰婦也。” 此釋義體現了傳統社會對女性勤勉持家的道德期待。

二、引申為動物别名(懶婦魚/蟋蟀)

“懶婦”在古代典籍中常作為兩種動物的别稱:

  1. 魚類别名:指“鱓魚”(即鳝魚)。晉代《爾雅注》載:“鲵魚别名懶婦魚。”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鱗部》進一步解釋:“俗謂鱓為懶婦魚,言婦人勤則織,懶則生鱓。” 此說源于民間将鳝魚的出現附會為懶惰婦人化身。
  2. 蟋蟀别名:清代《事物異名錄·昆蟲部》引《本草綱目拾遺》稱:“蟋蟀,一名懶婦。” 因蟋蟀鳴聲似織機,古人借其聲諷刺懶婦不事紡織。

詞源與文化意蘊

“懶婦”的動物引申義均源自農耕文化對女性勞動價值的隱喻。以鳝魚、蟋蟀為象征,既反映古代生物學認知的局限,也承載了“警惰勸勤”的社會訓誡功能。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但作為文化符號仍見于民俗研究及古籍注釋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懶婦”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類釋義:

一、蟋蟀的别名(傳統文學用法)

源于三國時期陸玑《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的記載,因蟋蟀鳴叫如“催促紡織”的聲音,民間有“趨織鳴,懶婦驚”的諺語。宋代楊萬裡的詩句“自笑吟秋如懶婦”也沿用此義,将蟋蟀拟人化為懶惰的婦人。

二、獸名(古籍記載)

宋代範成大《桂海虞衡志》提到一種野獸“懶婦”,形态類似小山豬,喜食莊稼。古人将紡織工具挂于田間以驅趕它,故得名。

三、懶惰婦人的字面義

  1. 傳統語境:直接指代懶惰的女性,如《笑林廣記》中“懶婦餓死”的諷刺故事,描述極端依賴丈夫的婦人形象。
  2. 現代延伸:部分資料提到該詞可形容不願承擔家務的女性,但傳統觀念中帶有貶義;當代社會更強調家務責任共同分擔,此用法已逐漸淡化。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哀祈保兒拔新領異嬖媚不經心不利市布錢谄貌嘲噱齒戰垂頭喪氣楚顔逮坐跌宕不羁鍛焊頓次發爨煩累豐下夫不凫藻公心圭田國綱過社韓康紅亭鴻緒黃牲灰蝶鞠花俊弟巨掌坎陷梁燕劣兄龍牓沒撩沒亂麋墨幕屋曩分牛山女君嘔洩豈遽栖意啓右诠敍熱鬥潤正三陽開泰山山水水實事松邱添麻煩外祖尪柔武城弦校衛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