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古代将盛裝金銀或錢币的布袋盤繞在腰間。 唐 王建 《遠将歸》詩:“但令在舍相對貧,不向天涯金遶身。”
(2).圍繞身體。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别集·狗蚤頌》:“ 侯峯和尚 《狗蚤頌》雲:‘摸不着時尋不見,十二時中遶身轉。’”
“遶身”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古代錢財攜帶方式
指将裝金銀或錢币的布袋盤繞在腰間攜帶。例如唐代詩人王建《遠将歸》中“不向天涯金遶身”,描述了不願遠行求財,甯願與家人安貧共處的态度。
圍繞身體的動作或狀态
表示物體環繞身體,如宋代周密《癸辛雜識别集·狗蚤頌》中“十二時中遶身轉”,用“遶身”形容跳蚤圍繞身體活動的場景。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主要見于古典文獻或詩詞引用。如需更詳細例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籍原文。
《遶身》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圍繞身體周圍轉動。
《遶身》由部首辶(辵)和字音身組成,共有11個筆畫。
《遶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過程中的象形字。辶(辵)部表示行走動作,身表示人的身體。合在一起,表示圍繞身體周圍行走。
《遶身》的繁體字形為「繞身」。
在古時候,漢字《遶身》的寫法有所差異,常見的寫法為「繞身」,這種寫法在古代文獻中也經常出現。
1. 氣功練習中,經常會有圍繞身體做循環運動的動作,這被稱為「遶身」。
2. 在太極拳中,「遶身」能夠幫助調節身體的能量流動。
遶行、遶城、遶境、遶道、遶環
環繞、圍繞、繞行
離去、離開、分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