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舉的意思、請舉的詳細解釋
請舉的解釋
猶鄉薦。 宋 趙昇 《朝野類要·舉業》:“請舉,赴解試之謂也,古者舉賢之制。” 宋 趙昇 《朝野類要·舉業》:“解試,依額取人,薦名於朝廷,謂之鄉貢。若從來無學籍者,經營請舉,則必費力。”
詞語分解
- 請的解釋 請 (請) ǐ 求:請求。請示。請假(?)。請命。請戰。請教(刼 )。請願。請君入甕。請纓(喻請戰殺敵)。 敬辭,用于希望對方做某事:請進。請坐。請安。請便。 延聘、邀、約人來:請客。請柬。邀請。 谒
- 舉的解釋 舉 (舉) ǔ 向上擡,向上托:舉頭。舉手。舉重。舉棋不定。 動作行為:舉止。輕而易舉。 發起,興辦:舉義。舉辦。創舉。 提出:舉要。舉例。 推選,推薦:推舉。薦舉。 全:舉國。舉世。舉家。 古代指科
專業解析
“舉”在漢語中是一個含義豐富、用法多樣的動詞,其核心意義是“向上托起”或“使升起”,并由此引申出多種相關含義。以下從權威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礎含義:托起、擡起
指用手或工具使物體離開原位置向上移動。
- 例證: “舉重” 、“舉杯” 、“舉案齊眉”(形容夫妻相敬如賓)。
- 來源: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第711頁。
二、引申含義:發起、發動
指開始或進行某種活動、行為。
- 例證: “舉行”(會議、儀式等)、“舉辦”(活動、展覽等)、“舉義”(起義)。
- 來源: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第5卷第1023頁。
三、引申含義:提出、列舉
指将意見、問題、事例等呈現出來。
- 例證: “舉例” 、“舉證”(提出證據)、“舉一反三”(從一件事類推而知道許多事情)。
- 來源: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第727頁。
四、引申含義:推選、推薦
指推舉、選拔人才。
- 例證: “推舉” 、“選舉” 、“舉賢任能”(推薦賢才,任用能人)。
- 來源: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第202頁。
五、引申含義:升起、騰起
指事物本身向上運動或顯現。
- 例證: “舉火”(點火;特指生火做飯)、“舉目”(擡起眼睛看)。
- 來源: 《漢語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第3卷第2134頁。
六、特殊含義:科舉中選
古代特指考中(科舉考試)。
- 例證: “中舉” 、“舉人”(明清兩代稱鄉試考取的人)。
- 來源: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第3035頁。
七、全、皆(副詞用法)
表示整個範圍,相當于“全”、“都”。
- 例證: “舉國歡騰”(全國上下都歡騰)、“舉世聞名”(全世界都知道)。
- 來源: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第711頁。
參考資料與來源: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2016). 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 商務印書館.
-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1994). 漢語大詞典 (第5卷).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 李行健. (2010).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第2版).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 王力等. (2005).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第4版). 商務印書館.
-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 (2010). 漢語大字典 (第2版). 四川辭書出版社.
- 廣東、廣西、湖南、河南辭源修訂組,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 (1988). 辭源 (修訂本). 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詞意思”通常指詞語的含義或語義,即一個詞在特定語境中所表達的概念、事物、動作、屬性等。以下是詳細解釋及舉例:
1. 詞的基本意義
即詞語最核心、最常用的解釋,通常可在詞典中查到。
- 例:
- 蘋果:一種常見水果(基本義)。
- 跑:用雙腳快速移動(基本動作)。
2. 詞的引申義
通過比喻、聯想等方式從基本義擴展出的新含義。
- 例:
- 蘋果:可引申為科技品牌(如蘋果公司)。
- 跑:引申為“逃避”(如“跑責任”)。
3. 詞的文化/情感色彩
詞語因文化背景或情感傾向産生的附加含義。
- 例:
- 龍:在中國象征祥瑞,在西方常代表邪惡。
- 節儉:褒義(節約),但過度則可能含貶義(吝啬)。
4. 多義詞現象
同一詞語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含義。
5. 詞義的動态變化
詞義隨時間、社會變遷而演變。
- 例:
- 小姐:舊時尊稱 → 現代可能含貶義;
- 網紅:從中性描述 → 帶争議性标籤。
如果需要具體分析某個詞語,可提供更多上下文,我會進一步解釋其含義及用法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
報捐北辰奔呼笾铏薄才簸飏不僧不俗不足齒數采菱歌刬棄産育朝生夕死稱寃蕩駭雕心鷹爪發沖冠飛缺風度翩翩幹噎各剌剌革去功用紅蓮幕後半晌胡編亂造會厭儉素嘉植誡勑戒勵勁兵擠排急危紀限軍禮克剪刻日羅潭谟畫疲緩淺見前聯齊發杞柟寝寝鼽欬曲辨若無其事三朝五日石泓識擢收陰水蘋溯源窮流踏五花吞鈎微月轄戛小佳些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