髯蘇的意思、髯蘇的詳細解釋
髯蘇的解釋
亦作“髥蘇”。 宋 蘇轼 的别稱,以其多髯故。 宋 蘇轼 《客位假寐》詩:“同僚不解事,愠色見 髯蘇 。” 元 鄭允端 《東坡赤壁圖》詩:“留得清風明月在,網魚謀酒付 髥蘇 。” 元 吳鎮 《玉蝴蝶·赤壁懷古》詞:“昔年此地,虹銷霸氣,電掃雄圖。折戟沉沙,忽然攜酒到 髯蘇 。” 清 周起渭 《避風赤壁登蘇公亭放歌》:“ 髯蘇 一去青山閑,老子今朝散輕策。”
詞語分解
- 髯的解釋 髯 á 兩腮的胡子,亦泛指胡子:美髯。虬髯。白發蒼髯。髯口(演戲用的假胡子。“口”讀輕聲)。 筆畫數:; 部首:髟; 筆順編號:
- 蘇的解釋 蘇 (⑧囌) ū 植物名(“紫蘇”或“白蘇”的種子,稱“蘇子”)。 指須頭下垂物:流蘇。 昏迷中醒過來:蘇生。蘇醒。死而複蘇。 緩解,解除:以蘇其困。 特指“江蘇省”、“蘇州市”:蘇劇。蘇繡(蘇州的刺
網絡擴展解釋
“髯蘇”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字面含義(形容胡須茂盛)
- 基本解釋:指男子長須胡須茂盛的樣子。其中“髯”指下巴的胡須,“蘇”表示須發蓬松、茂盛的狀态。
- 使用場景:可用于描述人物外貌特征,或引申為事物生長繁茂的形态,如植物、景物等。
二、特指曆史人物(蘇轼的别稱)
- 來源:宋代文學家蘇轼因胡須濃密,被後人稱為“髯蘇”(亦作“髥蘇”)。
- 文獻例證:
- 蘇轼在《客位假寐》中自述:“同僚不解事,愠色見髯蘇”。
- 元代鄭允端《東坡赤壁圖》詩雲:“留得清風明月在,網魚謀酒付髥蘇”。
- 清代周起渭亦有詩句提及:“髯蘇一去青山閑”。
補充說明
兩種含義的側重點不同:前者為通用性描述,後者為特定曆史人物的代稱。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髯蘇》的意思
《髯蘇》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胡子留得長而蓄養得好的樣子。
髯蘇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髯(髟 + 肉,12筆)蘇(艹 + 且,11筆)
髯蘇的來源
《髯蘇》一詞是由兩個漢字組成,髯意為胡子長而且蓄養得好的樣子,蘇意為胡子,尤指胡須。
髯蘇的繁體字
《髯蘇》的繁體字為「髮蘇」。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髯蘇」的漢字寫法和現在基本相同。
髯蘇的例句
他留着一頭漂亮的髯蘇,看起來非常有個性。
髯蘇的組詞
髯蘇沒有常用的組詞方式。
髯蘇的近義詞
髯蘇的近義詞有胡須、絡腮胡。
髯蘇的反義詞
髯蘇的反義詞是剃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