髯苏的意思、髯苏的详细解释
髯苏的解释
亦作“髥苏”。 宋 苏轼 的别称,以其多髯故。 宋 苏轼 《客位假寐》诗:“同僚不解事,愠色见 髯苏 。” 元 郑允端 《东坡赤壁图》诗:“留得清风明月在,网鱼谋酒付 髥苏 。” 元 吴镇 《玉蝴蝶·赤壁怀古》词:“昔年此地,虹销霸气,电扫雄图。折戟沉沙,忽然携酒到 髯苏 。” 清 周起渭 《避风赤壁登苏公亭放歌》:“ 髯苏 一去青山闲,老子今朝散轻策。”
词语分解
- 髯的解释 髯 á 两腮的胡子,亦泛指胡子:美髯。虬髯。白发苍髯。髯口(演戏用的假胡子。“口”读轻声)。 笔画数:; 部首:髟; 笔顺编号:
- 苏的解释 苏 (⑧囌) ū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指须头下垂物:流苏。 昏迷中醒过来:苏生。苏醒。死而复苏。 缓解,解除:以苏其困。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苏剧。苏绣(苏州的刺
网络扩展解释
“髯苏”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字面含义(形容胡须茂盛)
- 基本解释:指男子长须胡须茂盛的样子。其中“髯”指下巴的胡须,“苏”表示须发蓬松、茂盛的状态。
- 使用场景:可用于描述人物外貌特征,或引申为事物生长繁茂的形态,如植物、景物等。
二、特指历史人物(苏轼的别称)
- 来源:宋代文学家苏轼因胡须浓密,被后人称为“髯苏”(亦作“髥苏”)。
- 文献例证:
- 苏轼在《客位假寐》中自述:“同僚不解事,愠色见髯苏”。
- 元代郑允端《东坡赤壁图》诗云:“留得清风明月在,网鱼谋酒付髥苏”。
- 清代周起渭亦有诗句提及:“髯苏一去青山闲”。
补充说明
两种含义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为通用性描述,后者为特定历史人物的代称。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
网络扩展解释二
《髯苏》的意思
《髯苏》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胡子留得长而蓄养得好的样子。
髯苏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髯(髟 + 肉,12笔)苏(艹 + 且,11笔)
髯苏的来源
《髯苏》一词是由两个汉字组成,髯意为胡子长而且蓄养得好的样子,苏意为胡子,尤指胡须。
髯苏的繁体字
《髯苏》的繁体字为「髮蘇」。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髯苏」的汉字写法和现在基本相同。
髯苏的例句
他留着一头漂亮的髯苏,看起来非常有个性。
髯苏的组词
髯苏没有常用的组词方式。
髯苏的近义词
髯苏的近义词有胡须、络腮胡。
髯苏的反义词
髯苏的反义词是剃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