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器晩成的意思、大器晩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器晩成的解釋

謂貴重器物需要長時間才能完成。常比喻大才之人成就往往較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大器晚成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典籍的成語,現多用于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經過長期磨砺方能顯露成就。其釋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展開:


一、字面釋義與詞源

“大器”指珍貴的器物(如鼎、鐘等),象征傑出才能;“晚成”即經過較長時間方能完成。該詞最早見于《老子·第四十一章》:“大器晚成,大音希聲”,老子以器物鍛造需耗時長久為喻,闡述自然之道中宏大事物往往孕育緩慢的哲理。此處的“晚”強調自然規律下的時間積累,而非單純指年齡。


二、引申義與現代用法

在當代漢語中,“大器晚成”引申為:

  1. 才能積累的長期性:卓越成就需長期沉澱,如學者經數十年研究終獲突破;
  2. 年齡與成就的關系:指人雖早年未顯達,但中晚年顯露非凡才能(如左宗棠40歲方入仕途,終成晚清重臣);
  3. 對潛力的肯定:用于勉勵暫時未展露才華者,強調厚積薄發的可能性。

三、文化内涵與哲學基礎

該成語承載中國傳統文化中兩種核心觀念:

  1. 道家“自然漸進”觀:呼應老子“大巧若拙”思想,反對急功近利,主張順應個體成長規律;
  2. 儒家“修身俟命”觀:如《論語》所言“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強調持續修養以待時機成熟。

權威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20年,第3冊第567頁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第242頁
  3. 王弼注《老子道德經注·四十一章》,中華書局點校本
  4. 國學大師網《成語“大器晚成”源流考》www.guoxuedashi.com/a/658c/(需替換為有效鍊接)
  5. 漢典網“大器晚成”釋義www.zdic.net/hans/%E5%A4%A7%E5%99%A8%E6%99%9A%E6%88%90(需替換為有效鍊接)

注:部分古籍引用鍊接需根據實際有效資源更新,建議優先采用權威出版社紙質文獻或官方認證數據庫(如中華經典古籍庫)。

網絡擴展解釋

“大器晚成”是漢語成語,拼音為dà qì wǎn chéng,字面意思是“貴重的器物需要長時間才能制成”,比喻能擔當重任或取得重大成就的人需要長期磨煉,因此成功較晚,也用于安慰長期不得志的人。

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原指大型器物需精雕細琢,引申為才華出衆者需經曆長期積累才能顯露成就,強調成功與年齡無關,而在于積累與機遇。例如,《道德經》提到“大器晚成”與“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并列,說明真正卓越的事物往往需要時間沉澱。

  2. 出處與演變
    最早出自春秋時期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一章:“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東漢崔琰的故事進一步诠釋了這一概念:他早年習武,二十歲後才潛心讀書,終成能文能武之才,印證了“晚成”需厚積薄發。

  3. 核心内涵

    • 時間沉澱:強調長期努力與堅持的重要性,而非急于求成。
    • 潛力與韌性:用于形容有潛力但尚未顯達的人,或激勵身處逆境者保持信心。
    • 辯證視角:與“早慧”形成對比,體現對成才路徑多樣性的包容。
  4.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後生可畏(《論語》中形容年輕人潛力無限)。
    • 反義詞:不堪造就(指缺乏潛質難以成才)。

用法與示例:

總結來看,“大器晚成”不僅是一個成語,更是一種人生哲學,提醒人們重視積累與堅持的價值,而非單純以年齡或短期成敗論英雄。

别人正在浏覽...

哀酸八寸三分帽子閉目塞聰乘甲陳事癡計馳命蹙球道引凍餓敦厖二房東防護林分門别類幹首貢舶關頭歸奉桂觞寒喧龁吞畫匠畫戟門火并驕豎解骨究明科目資格老行尊羸驕楞裡楞氣臁刃俚鄙龍钤旅舘縷金目光如鏡櫱帝丕丕基酦醅遷革氣毬曲盝如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沙咤利社長生火沈寂舍宅石兕樞曹同合透情王留文章钜公無樂武梁祠畫像五铢錢細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