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德的意思、純德的詳細解釋
純德的解釋
純粹的德行。《國語·鄭語》:“建九紀以立純德,合十數以訓百體。” 韋昭 注:“純,純一不駁也。”《淮南子·原道訓》:“穆忞隱閔,純德獨存。” 高誘 注:“純,不雜糅也。” 唐 楊炯 《祭汾陰公文》:“惟公含純德而載誕兮,禀元精而秀出。”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 戚同文 , 宋 都之真儒,雖古之純德者,殆亦罕得。”
詞語分解
- 純的解釋 純 (純) ú 專一不雜:純粹。純然。單純。純金。純銅。純正。純淨。純熟。純度。 絲:“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衆’”。 大:純嘏(極大的福分)。 人品的美好:純樸。純真。純厚。純笃。純潔
- 德的解釋 德 é 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品行,品質: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會要求,進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備。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網絡擴展解釋
“純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多個文獻來源進行解釋:
-
基本釋義
“純德”指純粹的德行,強調道德品質的單一性和無雜質的特性。其中“純”表示純淨、單純(如“水質很純”“動機不純”);“德”指道德、品行,尤其側重高尚的品德(如“德育”“感恩戴德”)。
-
古籍出處與注解
- 《國語·鄭語》提到“建九紀以立純德”,韋昭注解為“純,純一不駁也”,即德行專一不駁雜。
- 《淮南子·原道訓》中“純德獨存”,高誘注“純,不雜糅也”,進一步強調德行的純粹性。
- 文學用例
- 唐代楊炯在《祭汾陰公文》中贊頌“惟公含純德而載誕兮”,宋代文瑩《玉壺清話》稱戚同文為“古之純德者”,均以“純德”形容人物品性高潔。
- 宋代袁甫的詩句“純德孔明,聞于四方”則借“純德”表達對德行的廣泛傳揚。
- 現代應用
該詞多用于學術或文學語境,例如研究古代倫理思想時,可能涉及對“純德”概念的探讨;當代人名“張純德”也隱含對德行的期許。
總結來看,“純德”是一個兼具古典意蘊與道德評價的詞彙,核心在于強調德行的純粹性和高尚性。如需更深入分析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國語》《淮南子》等原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純德一詞的意思是指完全無瑕疵的道德品質和高尚的行為準則。下面将按要求逐一介紹關于純德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純德的拆分部首為糸(mì)和月(yuè),部首輔助邊框,意味着純德和品質相關。純德包含11個總筆畫,其中糸部占3筆畫,月部占8筆畫。
來源及繁體:
純德一詞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爾雅》中,意為純淨、純正。在繁體字中,純德的寫法為「純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純德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純字由纟、肉和丶三個部件構成,示意純潔無瑕;而德字由彳、心和廴三個部件構成,表示道德。
例句:
1. 他以純德的品質赢得了人們的尊重。
2. 這位老師以純德和悉心教學赢得了學生的熱愛。
組詞:
純德可與其他詞語組合形成新的詞語,例如:
1. 純德高尚:指道德品質高尚。
2. 純德為先:表示道德至上。
近義詞:
純德的近義詞包括:高尚、純潔、善良。
反義詞:
與純德相對的反義詞包括:不端、邪惡、堕落。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我也很樂意為您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