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 代掌管稅收、冶鑄等事務的地方官。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一:“有 蕭守道 者,日侍左右,忽得罪,絀為外郡監當。”《宋史·職官志七》:“監當官掌茶、鹽、酒稅場務征輸及冶鑄之事。”
“監當”是一個曆史術語,主要含義指宋代負責地方稅收、冶鑄等事務的官職。以下為詳細解釋:
監當(讀音:jiān dāng)是宋代設立的官職,主要負責地方稅收征收(如茶、鹽、酒稅)、冶鑄管理及場務征輸等事務。其職責範圍涉及經濟與資源管理,是地方行政中的重要職位。
現代少數資料中,“監當”被解釋為“監督和管理”(拆解字面義),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引申或誤讀。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宋史》或宋代經濟史相關文獻。
《監當》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負責監督和管理的職位或崗位。
《監當》這個詞由部首“⺩”和“當”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11畫。
《監當》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制中。在古代中國,監當通常是指負責監督官員和管理事務的職位。這是早期官制中的一個重要職務。
《監當》在繁體中的寫法為「監當」。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監當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例如,根據不同的年代和地區,可能會使用不同的字體和書寫方式。但是基本的意思和用法通常是相似的。
1. 起初,他被任命為監當,負責監督整個項目的進展。
2. 這個崗位需要一個有經驗的人來擔任監當。
監督、監管、當職、監察
管事、主管、主事、負責人
被監督、受管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