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鬣封的意思、馬鬣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鬣封的解釋

墳墓封土的一種形狀。亦指墳墓。《禮記·檀弓上》:“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見封之若堂者矣,見若坊者矣,見若覆夏屋者矣,見若斧者矣。’從若斧者焉,馬鬣封之謂也。” 鄭玄 注:“俗間名。” 孔穎達 疏:“馬鬣之上,其肉薄,封形似之。” 唐 李賀 《王濬墓下作》詩:“耕勢魚鱗起,墳科馬鬣封。” 宋 胡繼宗 《書言故事·墳墓》:“稱墳曰馬鬣封。” 清 朱彜尊 《沉烈女詩》:“吾願遊冶女,視此馬鬣封。”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堪輿》:“棺厝一古田中,無馬鬣封也。” 趙光榮 《裡湖紀遊》詩之九:“道旁馬鬣封,宿草半傾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馬鬣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馬鬣封”原指墳墓封土的一種形狀,因形似馬頸部的鬣毛(即長而密的鬃毛)而得名,後也直接代指墳墓。這一說法最早見于《禮記·檀弓上》,其中提到孔子曾描述不同形狀的封土,并将“若斧者”的封土稱為“馬鬣封”。

二、來源與典故

  1. 古籍記載
    《禮記》記載:“從若斧者焉,馬鬣封之謂也。”鄭玄注:“俗間名。”孔穎達進一步解釋:“馬鬣之上,其肉薄,封形似之。” 說明其形狀與馬鬣的薄而尖的特點相似。
  2. 文學引用
    唐代李賀在《王濬墓下作》中寫道:“墳科馬鬣封”,宋代胡繼宗《書言故事》也提到“稱墳曰馬鬣封”,均以該詞代指墳墓。

三、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馬鬣封”主要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作為對墳墓的雅稱。例如清代朱彜尊的詩句“視此馬鬣封”,以及《幼學瓊林》中“築墳曰‘馬鬣封’”的記載。

四、注意

需特别說明的是,部分資料(如)提到該詞形容“人的才能出衆”,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詞典,可能是誤傳或混淆。建議以墳墓相關的釋義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馬鬣封》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馬鬣封》是指馬的頸後額部生長的毛,形狀像封;也指古代用來裝飾封印或印章上的一種材料。

拆分部首和筆畫

《馬鬣封》的拆分部首為馬,并且是由11畫組成的。

來源

《馬鬣封》這個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史記·律曆志上》中的描述,用來形容馬的頭頸部長有的毛發。

繁體

《馬鬣封》的繁體字為「馬鬣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馬鬣封」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些許變化。

例句

1. 他的書法作品中常常出現了馬鬣封的形象。

2. 這個印章上鑲嵌着精美的馬鬣封。

組詞

馬蹄鬣、鬣狗、封狼居胥、封建、封疆大吏。

近義詞

鬣狀、鬣豬、鬣狗、馬頸毛。

反義詞

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