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作染料的草本植物。《周礼·地官·掌染草》:“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 郑玄 注:“染草,茅蒐橐芦豕首紫茢之属。” 元 王祯 《农书》卷十:“蓝,染草也。”
“染草”一词的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和来源进行解析,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基本定义
指可作染料的草本植物,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然染色原料来源。例如《周礼·地官》记载的“掌染草”官职,专门负责染草采集管理。
历史文献依据
主要种类及用途
| 染草名称 | 提取颜色 | 备注 |
|----------|----------|----------------------|
| 蓝草 | 蓝色 | 靛蓝的主要来源 |
| 茜草 | 红色 | 需媒染剂固色 |
| 紫草 | 紫色 | 古代贵族服饰常用 |
| 荩草 | 黄色 | 可染丝织品|
提示:若需具体染色工艺或更多染草种类,可参考《天工开物》《齐民要术》等古籍记载。
染草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拆分部首为木,具体拆分笔画数为四画。染草一词来源于古时的文字写法。
在古时的文字演变过程中,染草的写法略有不同。繁体字中,草字的草部在左边而不是上边,相比之下字形更为复杂。另外,染草一词在古代经常写成“染荿”。不过,现代常用的简化字形写法为染草。
以下是染草一词的例句:
1. 那片染草随风摇曳,色彩斑斓。
2. 我喜欢在染草丛中散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染草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如下:
组词:染料、草木、染坊
近义词:着色、染色、染指
反义词:洁白、无色、素净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