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穎異的小孩子。 唐 杜甫 《徐卿二子歌》:“君不見 徐 卿二子生絶奇,感應吉夢相追隨。 孔子 、 釋氏 親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兒。” 仇兆鳌 注:“《陳書》: 徐陵 母 臧氏 ,常夢五色雲,化為鳳,集左肩上,已而誕 陵 焉。年數歲,家人攜候 寶誌上人 , 寶誌 摩其頂曰:‘天上石麒麟也’。補注…… 張邇可 引《闕裡故事》兼舉方全。 張 注:《拾遺記》: 孔子 生之先,有麟吐玉書於 闕裡 雲:‘水精之子,系衰 周 而素王。’母 徵在 以繡紱繫麟角。此證恰好相符。” 唐 李山甫 《赴舉别所知》詩:“ 黃祖 不憐鸚鵡客, 誌公 偏賞麒麟兒。”
“麒麟兒”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贊美意義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核心含義
指聰穎異常、天賦異禀的小孩子。古代民間常用“麒麟兒”“麟兒”等美稱贊揚他人子女,表達對孩童才華或品格的欣賞。
詞源與典故
源自南朝《陳書·徐陵傳》記載:徐陵年幼時,高僧寶志曾撫摸其頭頂,稱其為“天上石麒麟”,後以“麒麟兒”比喻非凡孩童。
現今多用于祝賀他人生育優秀子女(如“喜獲麟兒”),或在文學創作中形容天賦異禀的孩童,保留古典雅緻色彩。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典故或具體用例,可參考漢典、古典文獻等權威來源。
《麒麟兒》是一個漢語詞語,指的是傳說中瑞獸“麒麟”的子女。麒麟被認為是吉祥的象征,具有祥瑞、祝福的意義。因此,麒麟兒常被用來形容出色、傑出的人或事物。
《麒麟兒》由部首組成,分别是鹿(奔)、羊(美)和人(兒)。
它的總筆畫數為20筆。
《麒麟兒》一詞最早出現于《紅樓夢》一書中,該書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麒麟兒在小說中常用來形容賈寶玉,表達他的才情出衆、與衆不同。
《麒麟兒》的繁體字為「麒麟兒」。
在古代,有些漢字的寫法與現在略有不同。《麒麟兒》的古代寫法為「麤麤児」。
1. 他的表演技藝出類拔萃,可謂是真正的麒麟兒。
2. 這幅畫的細節處理精緻而獨特,是一幅真正的麒麟兒之作。
由于《麒麟兒》本身是一個詞語,因此不常用于構詞。我們可以通過添加其他詞語來形成新的相關詞彙,如「麒麟兒般」、「麒麟兒一樣」等。
與《麒麟兒》意義相近的一些詞語包括:才子佳人、人傑地靈、非凡、出色等。
與《麒麟兒》意義相反的一些詞語包括:平庸、普通、平凡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