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诎約的意思、诎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诎約的解釋

謂被黜退而窘困。《荀子·堯問》:“上無賢主,下遇暴 秦 ,禮義不行,教化不成,仁者詘約,天下冥冥。”一本作“ 絀約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诎約”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诎約(qū yuē)
指人被黜退(罷免官職或貶斥)後陷入困頓窘迫的境地。該詞多用于描述古代士人因政治失意而生活艱難的狀态。

出處與語境

源自《荀子·堯問》中的記載:

“上無賢主,下遇暴秦,禮義不行,教化不成,仁者诎約,天下冥冥。”
此處通過“诎約”批判當時社會禮崩樂壞、賢者不得志的現象。

異體字與版本差異

部分《荀子》版本中,“诎約”寫作“絀約”。“絀”通“黜”,意為貶退,與“诎”在表“屈抑”時意義相近,屬于古代文獻中的異體字現象。

現代使用情況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主要見于古籍研究或曆史文獻分析,屬于生僻文言詞彙。如需表達類似含義,可用“貶谪”“困頓”“失意”等現代詞彙替代。

如需進一步探讨古文語境或相關文獻,可參考《荀子》注疏類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诎約

诎約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言辭或表達含義簡明,不冗長。它的拆分部首為讠和約,總共有7個筆畫。

诎約一詞的來源比較模糊,不确定它的起源。在繁體字中,诎約通常寫作「詘約」。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有很多變體。诎約這個詞的古代寫法類似于「訩約」,其中的「訩」是一個相對罕見的漢字。古代寫法和現代寫法相比較,筆畫的結構和形狀略有不同。

以下是一些例句,展示了诎約這個詞的用法:

一些和诎約相關的組詞有:诎細、诎志、诎言、約定。

诎約的近義詞包括:簡潔、扼要、精練、概括。

與诎約相對的反義詞包括:啰嗦、冗長、累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