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雞舌香。 漢 三省故事,郎官日含雞舌香,欲其奏事對答,氣味芬芳,故名。《醒世恒言·勘皮靴單證二郎神》:“當下 韓夫人 解佩出 湘妃 之玉,開唇露 漢 署之香。”《金6*瓶6*梅詞話》第九七回:“兩個在花亭上,解珮露 相如 之玉,朱唇點 漢 署之香。”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漢署之香漢語 快速查詢。
“漢署之香”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相關信息如下:
指雞舌香,即漢代郎官在奏事時口含的一種香料,用于保持口氣芬芳。這一習俗源于漢代三省舊制,郎官需每日含雞舌香,以便在奏事對答時儀态得體。
該詞曾出現在古典文學作品中,例如:
部分資料(如)将“漢署之香”解釋為“官府香火旺盛,象征官職顯赫”,但此說法權威性較低,主流文獻及高權威性來源均支持“雞舌香”釋義。
“漢署之香”主要反映漢代官場禮儀文化,是古代香料使用與職官制度結合的典型例證。
《漢署之香》是一個典故,用來形容非常香氣撲鼻的香味。
《漢署之香》是由「水」、「廣」、「口」、「桀」、「香」五個部首組成的。它的總筆畫數為九畫。
《漢署之香》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在這部小說中,曹雪芹用「漢署之香」來描寫宮廷中的香氣,表達了一種高雅、濃郁的氛圍。
《漢署之香》的繁體字為「漢署之香」。
在古代,「漢署之香」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上與現代相差不大。
1. 這家糕點店的蛋糕真是漢署之香,讓人垂涎欲滴。
2. 整個花園都彌漫着漢署之香,仿佛置身于花海中。
香氣、香味、嗅覺、香煙、芬芳、香薰
芳香、馥郁、香噴噴、香甜
臭氣、難聞、腥臭、熏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