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阙的意思、廢阙的詳細解釋
廢阙的解釋
(1).指缺漏。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書證》:“儻削此文,頗成廢闕。” 明 文徵明 《叙備遺錄》:“惟是統紀不立,史事廢闕,實非細故。” 陳垣 《史諱舉例》:“近代以來,兩字兼避,廢闕已多,率意而行,有違經典。”
(2).喪失。
詞語分解
- 廢的解釋 廢 (廢) è 停止,不再使用:廢弛(應該施行而不施行)。廢除。廢黜(罷免,革除)。廢帝(被廢黜的皇帝)。廢棄。廢止。廢置。因噎廢食。 沒有用的,失去效用的:廢話。廢品。廢墟(受到破壞之後變成荒蕪的地
- 阙的解釋 阙 (闕) è 皇宮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宮阙。 皇帝居處,借指朝廷:阙下。“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阙”。 京城,宮殿:“城阙輔三秦”。 陵墓前兩邊的石牌坊:墓阙。 豁口,空隙:“兩岸連山,略無阙處”。
網絡擴展解釋
“廢阙”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fèi quē/què,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由“廢”和“阙”兩字構成:
- 廢:指廢棄、廢止,如制度、職位等被取消。
- 阙:通“缺”,表示空缺、缺失,或指未完善之處。
組合後,該詞多指因廢止某事物導緻空缺,或描述事物本身的缺漏、不完整狀态。
二、詳細解釋
- 廢止導緻空缺
多用于描述制度、職務等被廢除後形成的空缺。例如史籍記載“史事廢阙”,即指曆史記載因中斷而缺失。
- 缺漏與喪失
可指文本、記錄的遺漏(如“儻削此文,頗成廢闕”),也引申為抽象事物的喪失,如權威性、功能的缺失。
三、用法與示例
- 文獻用例:北齊顔之推《顔氏家訓》用“廢阙”強調删減文字會導緻内容缺失;明代文徵明提到“統紀不立,史事廢阙”,指曆史記載的斷層。
- 現代語境:多用于學術讨論或曆史分析,如陳垣在《史諱舉例》中批評避諱過度導緻“廢阙已多”。
四、注意
該詞屬書面用語,日常使用較少,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指向“廢止空缺”或“内容缺漏”。
網絡擴展解釋二
廢阙(fèi què)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其中“廢”意為廢棄、放棄,“阙”意為途徑、通道。廢阙一詞在字形拆分中,“廢”部分的部首是“廣”,“阙”部分的部首是“阝”。根據筆畫數計算,“廢”共有6畫,“阙”共有8畫。
《廢阙》一詞來源于古代文學作品《文選·王安石集》中的《宋學士丹陽尉丞楊渥墓志銘序》,該作品描述了楊渥在丹陽尉丞任職期間所做的事情。廢阙一詞在這裡被用來形容當時的政務繁冗和秩序混亂,意為很多事情被廢棄或中斷,通道也被堵塞。
《廢阙》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都是“廢阙”。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一般采用篆書或隸書的形式。篆書中的寫法可能會有些許差異,而隸書中的寫法則相對規範一些。
以下是《廢阙》的例句:
1. 他們進行了一項廢阙的實驗,最終沒有取得任何有效結果。
2. 這個機構的内部管理混亂不堪,真是廢阙一堆。
與“廢阙”相關的詞語還有:
- 組詞:廢棄、廢除、通道、堵塞;
- 近義詞:廢物、廢紙、廢品;
- 反義詞:暢通、通暢、暢達。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