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各種動物。 晉 陶潛 《飲酒》詩之七:“日入羣動息,歸鳥趨林鳴。” 梁啟超 《論自由》:“人秉天地清淑之氣以生,所以異於羣動者安在乎?”
(2).諸種活動。 唐 白居易 《宴坐閑吟》:“意氣銷磨羣動裡,形骸變化百年中。” 宋 司馬光 《不寐》詩:“四遠寂然羣動收,隻餘嚴鼓度坊樓。”
(3).泛指衆人。 宋 葉適 《法度總論三·铨選》:“陛下有是名器,為鼓舞羣動之具。”
“群動”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各種動物
源自古代詩文,指自然界中的各類生物。例如陶淵明《飲酒》詩中的“日入羣動息,歸鳥趨林鳴”,描繪日落時分動物歸栖的景象;梁啟超在《論自由》中以此對比人類與其他生物的區别。
諸種活動
可指人類社會或自然界的多種動态。如白居易《宴坐閑吟》中“意氣銷磨羣動裡”,形容日常繁雜活動對人的消磨;司馬光《不寐》詩中的“群動收”則指夜晚萬籁俱寂的狀态。
泛指衆人
較為抽象,多用于文學語境中代指群體。例如古漢語中“人異于羣動”的表述,強調人類與衆生之不同。
使用示例
該詞兼具詩意與哲學色彩,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溯源,可參考《漢典》或古典詩文注解。
《群動》是一個詞語,表示群體行動、群體運動的意思。它強調了許多個體共同行動、集體活動的形象。
《群動》的拆分部首是羊,共有6個筆畫。
《群動》這個詞語是由簡體中文所演變而來,沒有對應的繁體字。
在古時候,群動的漢字是「羣動」,其中「羣」表示衆多、聚在一起的意思,「動」表示運動、行動的意思。
1. 人民群衆的群動是曆史進步的動力。
2. 在這次示威中,群動體現了人民對不公正行為的強烈抗議。
1. 群體:表示組成集體的個體。
2. 行動:指采取行動或進行行為。
3. 動力:指推動事物發展的力量或動力。
個體、單一。
群聚、群情、動員、群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