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近戒的意思、近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近戒的解釋

謂以近事為鑒戒。《三國志·魏志·崔琰傳》:“ 太祖 征 并州 ,留 琰 傅 文帝 於 鄴 。世子仍出田獵,變易服乘,志在驅逐。 琰 書諫曰:‘……世子宜遵大路,慎以行正,思經國之高略,内鑒近戒,外揚遠節,深惟儲副,以身為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近戒”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ìn jiè,其核心含義是以近期發生的事作為鑒戒,保持警惕。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二、詳細解釋

  1. 曆史出處
    最早見于《三國志·魏志·崔琰傳》,崔琰勸谏曹丕時提到:“内鑒近戒,外揚遠節”,意為以身邊或近期的事件為警示,同時注重長遠的德行。

  2. 引申意義
    不僅指對具體事件的警惕,還包含自我反思與改進的意味,常用于勸誡他人或自我提醒。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擴展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文用例或具體語境,可參考《三國志》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近戒的意思

《近戒》是一個漢語詞語,用于形容某人離近戒遠,表示距離遠離戒(規矩、禮儀、道義等)。節制自己的行為,保持良好的修養。

拆分部首和筆畫

《近戒》的首字為“辶”,是一個常用部首,“辶”的筆畫數為3畫。《近戒》的末字為“戒”,是一個常用部首,“戒”的筆畫數為7畫。

來源及繁體

《近戒》一詞的來源不明。同時,目前并無關于《近戒》的繁體字形存在。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文獻記載,古代漢字對《近戒》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古代寫作“近戒”或“近戝”。這些變化源于曆史和語言演變的過程。

例句

1. 他經常違背規章制度,離近戒太遠了。
2. 心高氣傲的人總是無法接近戒,難以與人相處。

組詞

近戒:離近戒、守近戒、違近戒、修近戒等。

近義詞

遵守、恪守、遵循、遵行。

反義詞

違反、放縱、忽視、不理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