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铨判的意思、铨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铨判的解釋

評選鑒别。《新唐書·奸臣傳上·李義府》:“既主選,無品鑒才,而谿壑之欲,惟賄是利,不復銓判,人人咨訕。”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铨判”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曆史淵源和現代用法兩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評選鑒别或權衡判斷,強調基于事實的公正評判與決策。該詞源自古代官員選拔制度中的考核程式,由權威者依據标準進行人才篩選。

二、詞義解析

  1. 字義拆分

    • 铨(quán):本義為衡量、選拔,如“铨選官吏”。
    • 判(pàn):指分辨、評定,如“判卷”“審判”。
      二字組合後,凸顯“衡量+決斷”的雙重含義。
  2. 曆史語境
    最早見于《新唐書》,描述唐代李義府主持選拔時因受賄而放棄公正評判的行為(“不複铨判,人人咨讪”),反映古代制度中考核的嚴肅性。

  3. 現代引申
    廣義上可指對事物或問題的全面權衡與客觀決策,如“處理糾紛需铨判各方訴求”。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铨選制度或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新唐書》相關章節或權威詞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铨判的意思

《铨判》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常常用來表示對某件事情進行權衡和判斷,進而作出決策的意思。铨判的本意是指用金屬稱量來衡量和判定,後來引申為一種思考和決策的方式。

拆分部首和筆畫

《铨判》這個詞的第一個字是“金”,是附帶意義的部首之一,表示與金屬有關。它的拼音是“jin1”,總計有4畫。

第二個字是“判”,是由對刀刃和舟的字形組成。它的拼音是“pan4”,總計有7畫。

來源和繁體

《铨判》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會的審判制度。在中國古代,審判官常常會使用一對銅制秤砣來對待訴訟案件。因此,“铨”字表示用秤砣權衡,而“判”字則代表着對案件做出決策。

在繁體字中,“铨判”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不過字形更加複雜,其中“铨”字由兩個部首構成,更加突出了詞語的含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法風格中,“铨判”這個詞的寫法有所不同。在楷書中,“铨”字的字形相對平直,劃筆之間較為連續。而“判”字則筆畫較多,形狀更加豐滿,展現出書法家的個人風格和技巧。

例句

1. 法官根據證據對被告進行铨判。

2. 在做決策之前,我們必須綜合各種因素進行铨判。

組詞

權衡、判斷、審判

近義詞

權衡、判辨、判定

反義詞

盲目、憑空、主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