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遒雅的意思、遒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遒雅的解釋

美好風雅;不粗鄙。《北史·魏任城王澄傳》:“ 齊 庾蓽 來朝,見 澄 音韻遒雅,風儀秀逸。” 唐 權德輿 《唐故通議大夫梓州諸軍事梓州刺史上柱國權公文集序》:“ 劉向 、 賈誼 論時政, 相如 、 子雲 著賦頌,或閎侈巨麗,或博厚遒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遒雅"是由"遒"與"雅"構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内涵可分解為兩個維度:《漢語大詞典》将其訓釋為"剛健典雅",具體表現為:

一、字義解析

  1. 遒:《說文解字》釋作"迫也",引申為剛勁有力。段玉裁注強調其"健勁"特質,常形容書法筆力(如"遒勁")或詩文風骨(如"遒麗")。
  2. 雅:《爾雅·釋诂》訓為"正也",原指合乎規範的表達,《古代漢語詞典》歸納其核心為"高尚不俗",涵蓋文辭雅馴、氣度雅正等範疇。

二、美學範疇 該詞多用于文藝批評領域,《中國美學範疇辭典》指出其特指作品兼具力度美與格調美:如顔真卿楷書既顯筋骨力道,又存晉人韻緻;《文心雕龍》評嵇康散文"志氣磐桓,而含飛動之雅",即屬遒雅典範。

三、應用場域

  1. 書畫品鑒:董其昌《畫禅室隨筆》以"遒雅相生"論王羲之書法
  2. 文學批評:胡應麟《詩薮》贊曹植樂府"骨氣遒雅,詞采華茂"
  3. 器物審美:《考工記注疏》用"形制遒雅"形容周代青銅器造型

參考來源: 《漢語大詞典》(第10卷)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中國美學範疇辭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遒雅”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于形容人或文藝作品的高雅氣質。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遒雅(拼音:qiú yǎ,注音:ㄑㄧㄡˊ ㄧㄚˇ)意為美好風雅、端莊優雅,強調言行舉止或藝術風格的品位與修養。

詳細解釋

  1. 核心特質
    該詞融合了“遒”(強健有力)與“雅”(文雅)的雙重含義,既指風度上的高雅,也暗含内在的剛健氣質。常用于描述人的儀态、談吐或文學藝術作品的表現形式。

  2. 文獻例證

    • 《北史·魏任城王澄傳》記載:“齊庾蓽來朝,見澄音韻遒雅,風儀秀逸”,形容人物談吐與儀态的高雅。
    • 唐代權德輿評價漢代文風時,稱司馬相如、揚雄的作品兼具“博厚遒雅”,體現文學風格的深厚與雅緻。

使用場景

補充說明

該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更常見于古典文獻或對傳統文化的讨論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出處,可參考《北史》或唐代文論。

别人正在浏覽...

阿蠻鳌宮拔河鞭辟着裡部憑裁撝慚沮稱功誦德侈恩席寵敕谕抽達麤滾滾大荊丹窖蹈爨盜據鬥星胹合兒語旛旗虙羲浮想聯翩富餘宮壸乖疏觀心緝兇匡廓羸老列榮理該陵陽山流水簿籠愡緑珠駡詈扪心無愧免賜祢鹗滅棄明路南鑰拟話本嶷如飄焉乾元秦儀起生秋去冬來溶合軟替擅步射鈎事後諸葛亮四擊頭泰山府君談說五頂五明囊小雞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