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秋去冬來的意思、秋去冬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秋去冬來的解釋

秋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秋去冬來"是一個漢語成語,其釋義及文化内涵可從以下角度闡釋:


一、字面釋義

  1. 季節更替

    指秋季結束、冬季來臨的自然時序變化,反映氣候從涼爽轉向寒冷的過渡期。《現代漢語詞典》将其定義為“秋季過去,冬季到來”的季節輪轉現象。

  2. 單字解析

    • 秋:谷物成熟、氣溫漸涼的季節;
    • 去:離開、消逝;
    • 冬: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
    • 來:到來、開始。

      四字組合強調時間不可逆的線性流動。


二、文化象征

  1. 自然規律隱喻

    古人以節氣為農耕依據,如《禮記·月令》載“孟冬之月,水始冰,地始凍”,印證此語對物候規律的總結。

  2. 人生哲理投射

    詩詞中常借時序暗喻生命階段,如李白《秋夕旅懷》以“秋去冬來白發生”映射年華老去,體現對光陰流逝的哲思。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古代典籍

    《淮南子·天文訓》提出“四時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從天道角度闡釋四季循環的必然性,為成語提供哲學基礎。

  2. 現代辭書

    《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條,釋義為“秋季結束,冬季來臨”,并引宋代陸遊《秋夜讀書》詩“秋去冬來幾寒暑”為典例。


四、引用參考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078頁。

  2. 《禮記·月令》

    中華書局,2017年整理本。

  3.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7卷 第102頁。

  4. 《淮南子·天文訓》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點校本。


五、應用場景

此成語多用于文學創作、節氣民俗解說及人生感悟類文本,兼具描述性與象征性。例如農諺“秋去冬來北風起,囤裡存糧要備齊”體現其指導生活的實用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秋去冬來”是一個聯合式中性成語,主要用來描述季節更替和時光流逝。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指秋天結束、冬季來臨的自然現象,常比喻時間快速推移。其核心含義是通過季節變化體現光陰荏苒,如《騷動之秋》中“新年一過春節眨眼就到”的表述。

二、結構與用法

  1. 成語結構:由“秋去”和“冬來”兩個主謂短語并列組成,屬聯合式結構。
  2. 語法功能:多作狀語或分句使用,例如:“不覺已到秋去冬來,已近歲尾”(《趙匡胤》第40章)。

三、相關表達

四、文學應用 該成語在文學作品中常用于渲染時間流逝的意境,如劉玉民小說中通過季節轉換暗示情節推進,或金玉舟描述歲末場景時增強畫面感。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用法解析,可參考《漢語成語詞典》或訪問滬江線上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抱憾保證書褊狷敝化差除蟬清叉手車帳出敖斷梗浮萍度箓風馳電逝俯躬服職工役官當孤獨園閨閣骨軟肉酥故枝含粝寒雲黃瓜黃牛灘歡騰撶楸諱隱挢抂過正盡孝季王及晬镌錯量罰靈籥臨時施宜馬勃名垂後世謀識謀章磨崖内動詞拍張偏戶屏風疊剖露強學輕矯染舊作新蛇母沈黑梳裹箱四窮搜搔宿痾同力偷光讬鳳攀龍無稽無其奈霞鮮